北京限制稀土出口新規正在給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個機會,拉近因關稅戰疏遠的長期盟友關係,攜手應對中共經濟霸凌政策。
本周,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全球經濟領袖年度會議上,如何回應中共對稀土供應鏈實施的新出口管制成為主要議題。
周三(10月15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與美國的盟友,包括歐盟、澳洲、加拿大、印度和亞洲民主國家進行磋商」,對中共作出一個全面的回應。
歐盟貿易專員已經公開指責北京將對稀土的控制武器化,並敦促歐盟與七國集團統一行動,反對這些限制措施。
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Katsunobu Katō)呼籲七國集團「團結起來應對」中共此舉。德國財政部長也表態說,七國集團可能採取聯合應對措施。澳洲總理將於下周訪美,希望就關鍵礦產供應鏈達成協議,現在各國都在尋求減少對中國稀土來源的依賴。
中共稱,最新稀土出口限制措施是對美國管控擴張的回應。但中共設置了非常苛刻的條件,要求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出口商如果要銷售哪怕含有微量中國稀土的產品,都必須申請許可證。
北京玩過火 多國反對稀土控制措施
諮詢機構佳富龍洲(Gavekal Dragonomics)的中國研究副主任Christopher Beddor告訴彭博社,「對北京來說,最大的風險是玩過火。擾亂全球稀土供應鏈會給人留下印象,北京正在毫無理由地給眾多國家帶來痛苦。」
彭博社稱,無論是北京的誤判,還是投機取巧,這場正在形成的牌局都標誌著中共在世界舞台上遭遇挫折。幾周前,中共還邀請包括印度總理莫迪在內的外國領導人訪華,企圖傳遞訊號——對於那些跟特朗普陷入外交磨合的國家來說,北京可以成為另一個合作夥伴。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周三公開警告,中方最新稀土限制措施的影響超出「想像」,可能會扼殺從人工智能系統到家用電器等所有產品的供應。
貿易代表指出,他們的限制範圍將「覆蓋全球」,並以韓國和澳洲之間的智能手機貿易,以及美國產汽車運往墨西哥為例,稱這些業務都可能因此陷入癱瘓。
「顯然,無論是我們還是我們的盟友,都不會接受這種安排。」他說。
一旦各國遠離中國產稀土供應 中國損失巨大
格里爾表示,美國接下來會加大國內的稀土生產,包括政府給私企注資,並儘可能多地將磁鐵生產轉移回國內。
貿易代表說:「北京此舉正在衝擊全球,所以我們的合作夥伴和盟友也在考慮做同樣的事情,他們正在採取自己的措施,我們正努力與他們保持一致。」
如果各國政府因擔心北京的下一步行動,開始尋求在關鍵礦產之外實現多元化供應,那麼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法國外貿銀行首席亞太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一旦各國開始重新考慮其稀土供應戰略,他們可能會轉向這些中國佔主導地位的領域。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最終對中國的損失將非常非常大。」她補充。
美國等西方國家曾是歷史上最重要的稀土生產國。隨著西方採礦業多年來日漸式微,逐漸讓中國掌控了這些戰略材料的生產和加工,並形成了壟斷。
目前,中國主導全球稀土的開採和生產,約佔開採量的70%和加工量的90%。許多國家的稀土礦石也被運往中國提煉。
在美中地緣政治加劇的環境下,包括Tesla在內的西方製造商正加倍努力尋找中國以外的稀土替代品來源。
時機存疑 中共四中全會召開前突然對美強硬
還有觀察家表示,中共將於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四中全會,並認為在會議前夕對美採取強硬姿態,很可能並非巧合。
中共官方媒體對最新稀土限制措施是一片叫好,並稱稀土是與美國貿易談判中的終極武器,一個電視評論員更公開稱,這些限制措施是給美國的「致命一擊」。
但是中共誤打稀土牌,可能既無法讓美國撤回最新制裁措施,同時還可能引發全球範圍的反彈。
在中美關係本已緊繃的情況下,中國已承受不起更多的貿易緊張局勢。面對關鍵產業產能過剩和價格下跌引發的長期房地產危機與通縮螺旋,出口已是中國經濟唯一剩下的增長動力。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三罕見點名批評,中共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8月底不請自來,並發表脅迫言論。這表明,特朗普政府內部對中共不尊重雙方談判的深度不滿。
《金融時報》周二(14日)引述美方知情官員的消息報道,中共商務部與財政部的內鬥已影響到美中談判,中共黨內的強硬派還有國家安全部,其在經濟政策上擁有很大的控制權。
「如果北京想成為世界不可靠的夥伴,那麼世界就必須脫鉤。」貝森特說。#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