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美國和中東三國居中斡旋,以色列二十名人質被釋放,與此同時,哈馬斯及巴勒斯坦二千名囚犯也被釋放。視頻所見,以色列人質回國後,舉國歡騰,特朗普在以色列國會演講歡聲雷動,這是特朗普的高光時刻。

不可否認,特朗普在應對以哈雙方的利害衝突方面,有他的高明之處。另一方面,以色列因武裝攻擊誤傷平民,遭到眾多西方國家的讉責,這也可能是以色列被迫接受條件的原因。不管如何,二十名人質安全返國,是令人欣幸的好事。

至於說以色列與哈馬斯從此結束戰爭,我卻沒有那麼樂觀,哈馬斯將在國際壓力下交出武器自動解散,只怕這些伊斯蘭恐佈主義分子沒有那麼「好死」。他們還會想盡辦法留在加沙,以平民為人盾,繼續與以色列作長久的對抗。

以二千人換回二十人,這是一面倒傾斜哈馬斯的交易。雖然,二十名以色列人質,在以色列人和文明世界心目中,其價值不可以用任何數字來衡量,為達到哈馬斯釋放所有生存的人質,以色列被迫接受如此苛刻的條件。

從這個角度看,當初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在演唱會現場擄走251名以色列與外國人質,其最終目的,正是為今日交換被囚的哈馬斯分子。經過一年多的交戰,哈馬斯的加沙成了廢墟,損失大量官兵,最終換回二千名恐怖分子,在哈馬斯的立場看來,算是實現最初的用心。

安全返回以色列的都是平民,而恢復自由的二千名哈馬斯囚犯,卻很大部份都是恐怖分子的生力軍。這些人回到加沙,日後又成為對以色列懷抱刻骨仇恨的凶徒,更加喪心病狂地參與恐佈活動,對以色列造成長久的威脅。

哈馬斯手上還有超過一百名被虐待致死的人質遺體,能否盡快妥善安排送回以色列,仍然是未知之數,而哈馬斯會不會自動解散撤出加沙,加沙能不能盡快重建,安置難民,更還是渺茫的遠景。從這方面看,這一回合的交換,只能算是以色列的慘勝,有好過沒有。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領土糾紛根本無解,巴勒斯坦人認為以色列侵佔了他們的土地,而以色列顛沛流離的民族悲劇命運,得到國際社會的同情而造成在中東建國的歴史事實。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的衝突,只能在接受彼此存在的現實中互相妥協去解決——仗永遠打不完,也不可能消滅對方,只是永無休止的互相消耗。

以色列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他們非常聰明,相當堅定而團結,文化積澱悠久豐厚,又有廣泛而堅實的國際後援。以色列憑精良的軍事武裝,內部軍民官兵鐵一般的意志,以及長期的富於戰略思想的軍事行動,取得保家衛國的警世成果。老實說,台灣人如果有多一些像以色列人那樣強烈的家國意識,就不必害怕中共的武力威懾。

以色列只有一千萬左右的人口,立國至今不足八十年,處於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國家的包圍之中,國土超過一半為沙漠。以色列人在沙漠上建起一個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國家,她的經濟﹑科技與軍事實力,遠在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之上。以色列的成功,雖然有民族質素優秀的基本原因,也與他們豐富的歴史文化有相當大的關係。

因為危險的處境,永遠處於不安全感之中,沒有內部團結,隨時都會瓦解,沒有鋼鐵鬥志,隨時都會屈服,團結與意志是以色列生存的兩大民族素質。永遠有危機感,永遠準備戰鬥,這一次以哈衝突,全世界以色列人都自動回國參戰,以色列政府高層的親屬,沒有人逃避上戰場的責任,全民皆兵,馬革裹屍還。

哈馬斯以族人為人盾,阻止以色列的進攻,以色列雖一再勸說加沙居民撤離,但大部份人都沒有離開,這使以色列打起來綁手綁腳,也因此擔了不少罵名。

戰爭一旦打起來,不可能不傷及平民,二次大戰美軍在日本扔原子彈,傷及數十萬日本平民,八十年過去,人類的道德觀念進化不少,現在再扔原子彈,就犯下反人類罪了。以色列這次接受停火,除了解救人質的初衷之外,相信也充份考慮了日後解放加沙的人道難題。

現在的問題便是,若哈馬斯不解除武裝撤出加沙,作為協議簽署國的美國﹑埃及﹑卡塔爾和土耳其,有什麼辦法對付哈馬斯?若哈馬斯仍以族人為人盾,美國為首的四國,能派兵入加沙執行任務嗎?怎麼執行?他們如何在消滅哈馬斯的戰火中,保證不傷及平民?

歸根結底還是以色列人聰明,把解散和驅逐哈馬斯﹑加沙永久和平和重建,這件不可能的任務,通過這一次談判,都交給美國去處理了。以後成或不成,都是美國的事,到美國處理不了,最後還是要靠以色列去打,而那時,國際社會就再沒有指責以色列的理由了。

看起來,以哈衝突仍會長期存在,中東和平遙遙無期。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顏純鈎Facebook」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