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來自加州的華裔女生為了進入長春藤名校耶魯大學,花費長達三年時間,精心策劃了一場身份造假騙局,並最終成功「考入」耶魯大學。但身份被室友發現和舉報後,遭到校方開除。該事件引發了人們對大學招生誠信體系,以及亞裔學生考取長春藤時所面臨困境等問題的關注。
因名字遭欺凌 萌生造假念頭
據《耶魯每日新聞》(Yale Daily News)和《空中郵遞新聞》(Air Mail News)日前報道,這名化名為凱瑟琳娜‧琳恩(Katherina Lynn)的女學生透露,她在北加州一個華人家庭長大。
在接受《空中郵遞新聞》記者克拉拉‧莫洛特(Clara Molot)採訪時,琳恩透露,在高中二年級中期時,她已經明白,作為一個成績平平的亞裔學生,在競爭激烈的灣區,她成功考上大學的機會渺茫。
她有充份的理由作出這樣的判斷,因為長春藤大學在錄取過程中存在反亞裔的偏見這一點早已被多方證實。在2023年,最高法院曾就此對哈佛大學作出了罰款的判決。
於是,琳恩決定放棄努力學習,轉而追尋一個「全新的方式」,以達到考取大學的目標:改名換身份。她回憶說,自己一直就很討厭父母給她取的名字。在高中時,她甚至因為這個名字遭受過嚴重欺凌。
精心策劃三年 偽造全套申請材料
經過仔細研究,琳恩選擇了北達科他州蒂奧加(Tioga)這個僅有2000人口的偏遠小鎮,作為她假身份的「家鄉」。她花費了接下來的兩年時間,來完善自己的偽造身份計劃,並打磨每一個細節,確保沒有任何漏洞。
她回憶說:「基本上我只能靠自己去大量閱讀和研究,因為我沒有來自輔導員的外部幫助。」琳恩學會了Adobe等軟件,以便偽造成績單和財務文件。她還自己撰寫推薦信,並「想出了繞過大學安全查證措施的方法」。
對此,她有些自豪地說:「如果我不是足夠小心,我早就被識破了。」
在接受採訪時,琳恩避免透露造假過程的具體細節,原因似乎不是出於尷尬或害怕懲罰,而是出於驕傲和對偽造手法的保護——以確保別人無法模仿她的手法。她說:「那份(偽造的)成績單好得讓我發瘋。」
為了徹底抹去自己過去在加州的所有生活痕跡,琳恩缺席了2024年在灣區高中舉行的畢業典禮,並懇求學校不要在儀式上念出她的真名,但請求被拒絕。
校長在畢業典禮上念出琳恩原名的錄音,在網上仍然可以找到,儘管當時並沒有人走上台領取文憑。
在她高中畢業前的那個秋天,琳恩曾用部份偽造的申請材料去申請了另一所長春藤聯盟大學,包括編造的名字,但保留了加州地址。正如她所料,她被拒絕了。這更堅定了她利用來自北達科他州的虛假身份申請大學的計劃。
騙局成功 順利進入耶魯
住在父母家的琳恩,仔細研究了長春藤名校錄取學生方面的資料後,以來自北達科他州蒂奧加的凱瑟琳娜‧琳恩的身份,申請了耶魯大學。
她在申請文書中虛構了一個在荒涼小鎮成長、靠毅力走出貧困與孤獨的勵志故事。她說:「我寫了關於來自小鎮的經歷如何塑造了我這個人的故事。」
這場精心設計的騙局奏效了。3月下旬,琳恩收到了她多年來夢想的一個厚信封——她被耶魯2029屆畢業生班錄取了。
琳恩告訴記者,分配給她的耶魯招生官「說我的申請是他最喜歡的,我在吸引招生辦公室注意力方面做得很好」。
今年8月中旬,琳恩帶著一個行李箱和一個手提包抵達耶魯校園。她被分配到老校區蘭曼-賴特堂(Lanman-Wright Hall)宿舍的一個四人間小套房,學生們習慣稱那棟宿舍為「L-Dub」。
宿舍套房包括一個狹小的公共休息室和兩個睡房,每個睡房僅夠容納一套雙層床。
一張貼紙埋下敗露伏筆
宿舍套房門口標有住宿學生的姓名、家鄉的彩色貼紙。琳恩的牌子上寫著:「凱瑟琳娜‧琳恩——蒂奧加,北達科他州」。
當琳恩看到那個牌子時,她的心裏就一沉。她原本計劃一旦抵達校園,就重新聲稱自己來自灣區,這樣在講述自己的過去時,會比較容易自圓其說。
她後來說:「那只是門上的一張貼紙,我本該移除它的。但當時我剛從加州搭乘航班抵達,我太累了,無法縝密地思考問題。」
在過去三年裏,琳恩一直思維縝密,確保她編造的身份在每一個方面都無懈可擊。現在她開始意識到,並非一切都在她的控制之中。從那時起,一切開始瓦解。
與室友矛盾激化 真相敗露
據琳恩描述,她的室友之一薩拉‧巴什克(Sara Bashker)從一開始就非常討厭她。琳恩說:「她一直問我來自哪裏。」
巴什克則在接受採訪時表達了不同的說法。她說,琳恩大部份時間都相當友好和親切。
兩人之間的矛盾首先源於房間傳出的霉味,以及室友們抱怨琳恩的房間亂糟糟,包括室內留有已經腐爛的食物等。」宿舍裏的一名學生說:「這是一個典型的噩夢室友的故事。」
關於琳恩的其它謠言也開始傳播。巴什克告訴《耶魯每日新聞》,琳恩與一位30多歲的男子關係緊密,他們每天通話三到四個小時。
琳恩承認,曾在房間裏留下了一個蘋果核和一些濕衣服,並證實她確實在加州有一個年長的男友。
巴什克還注意到,琳恩在不同時間點曾說過自己來自加州、中國(中共)和加拿大,前後不一的說法讓人起疑。
9月16日,巴什克注意到了琳恩書桌上的一個行李牌,上面寫著一個陌生的名字。她說:「我拍了照片並將其發給我的新生輔導員。」
那天晚上,當琳恩去洗澡時,巴什克偷偷溜到琳恩的房間,翻看了她的手提包。在那裏,她找到了琳恩一個月前飛到耶魯時所使用的身份證。該身份證列出了加州地址和她在那個行李牌上看到的名字。這一次,巴什克決定把它展示給學院院長。
被警察護送離校 當天飛回加州
之後,琳恩被叫到院長亞當‧普洛伊德(Adam Ployd)的辦公室。在那裏她被告知,她的錄取已被撤銷。
9月末的一個周五下午,學院院長安傑莉卡‧岡薩雷斯(Anjelica Gonzalez)和一名耶魯警察來到宿舍,要求琳恩收拾物品離開。警察一直在旁邊看著她打包。琳恩當天就飛回了加州。
同住在蘭曼-賴特堂的學生阿卜杜勒‧阿卜杜(Abdel Abdu)回憶說,當時他在住宅樓外目睹了琳恩被護送離開的場景。
與琳恩同組的學生馬爾科‧蓋切爾(Marco Getchell)表示,琳恩在他們交談時顯得挺友好的,她安靜且拘謹。蓋切爾說:「對我來說,這太令人震驚了。從局外人的角度看,這完全出人意料。」
耶魯大學發言人保羅‧麥金利(Paul McKinley)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耶魯每年收到數千份錄取申請,這個過程依賴於申請者的誠實,以及所提供訊息的準確性。但如果大學注意到某位學生在申請中不實地提供了自身情況時,大學會按照錄取政策撤銷對他們的錄取。耶魯不會分享額外細節。」
普洛伊德在發給其餘室友的郵件中表示,琳恩「已從耶魯學院退學,並且不會再回來」。
室友:佩服其膽識 但不認同其行為
回顧該事件,室友巴什克表示,她「實際上有點佩服」琳恩偽造身份進入耶魯的膽識。但歸根結底,你必須按照規則行事。
當記者問琳恩,她現在回家與父母同住,接下來計劃做甚麼時,她毫不猶豫地回答:「改名並重新開始。」
她還補充:「我有點生氣,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那個名字。」
這宗事件引發了對大學招生制度的反思。雖然琳恩的做法明顯違反了誠信原則,但她的動機——認為普通亞裔學生難以被長春藤名校錄取——卻反映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
但無論如何,這宗事件再次提醒人們,大學招生制度雖然依賴申請者的誠信,但一旦發現造假,必將面臨嚴重後果。#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