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務處去年起透過銳眼計劃,在全港罪案率較高、人流較多的公眾地方安裝閉路電視鏡頭。警方表示,目前已接入5,000多支鏡頭,並逐步擴展覆蓋範圍至其它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例如港鐵的閉路電視鏡頭,並研究今年內在交通燈上安裝首支鏡頭,及接入房屋署10條公共屋邨、運輸署3條海底隧道、康樂及文化事務署7個與全運會相關場館,及4個出入境管制站的閉路電視鏡頭。
政府新聞網今(19日)發表文章,稱閉路電視鏡頭主要安裝在一般燈柱、智慧燈柱、政府建築物等之上。警務處今年7月底將鏡頭安裝在警車上,作為流動閉路電視。全港各區至今共安裝超過4,500支閉路電視鏡頭。銳眼啟用後,協助警方偵破超過480宗刑事案件,拘捕超過840人。
啟用自動車牌識別功能
文章又指,銳眼現已兼具多種人工智能技術,包括今年7月啟用的自動車牌識別功能,加強警方對可疑車輛或通緝車輛的調查能力。
警務處行動部高級警司梁銘亮表示,早前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期間,警方採用銳眼系統實時監察水浸黑點、地窪地區、公共交通交匯處等地點。警方正試行將銳眼的影像分享予渠務署,協助他們更專業地監察水浸情況,期望未來可以將銳眼的影像分享予更多政府部門使用,善用公共資源。
進一步升級 擬3年後6萬閉路電視遍各區
回顧保安局早前發表的數據,稱截至今年8月31日,已安裝3,985支鏡頭,並已接駁4,835支其它政府部門與其它持份者的閉路電視。換言之短短一個多月間,安裝的閉路電視鏡頭多出約500支,接入的鏡頭則至少多約200支。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本月初稱,計劃每年新增超過2萬支鏡頭,預計到2028年,「銳眼」計劃在全港各區安裝的閉路電視數量將增至約6萬。目前人工智能辨識技術主要用於人群管制、車牌辨識,相關技術將應用於人面辨識,警方正在研究相關的資源、技術和優先次序等議題,若有結果將對外發布。
另外,警務處處長周一鳴在7月刊出的傳媒專訪中表示,警隊未來亦希望在閉路電視引入人臉識別及人工智能。@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