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資訊極度封閉的國度裏,真相常常比傳聞更令中共不安。中國演員于朦朧離奇墜亡事件,從官方最初的「酒後意外」結論,到如今民間持續發酵的權貴醜聞,已經遠遠超出了娛樂圈的範疇。這場輿論風暴,不僅撕開了中共紅色家族權力與資本交織的面紗,也暴露出中共體制正在被自己的紅色後代與封鎖手段所吞噬。

從「意外」到政治風暴

官方第一時間給出的結論,是一句冷冰冰的「酒後墮樓」。可輿論的矛頭指向該事件疑點太多、封鎖太快。案發地屬於編劇極光光(真名「李明」)的房產,死者口袋裏的兩塊名錶、神秘的聚會名單、現場影像的缺失,都讓事件顯得刻意被掩蓋。而在社交平台上,中共網信辦、宣傳部幾乎同步啟動了「清朗專項整治」,重點打擊「過度渲染、挑動負面情緒」的內容。

但封禁越嚴,公眾的質疑就越深。因為所有的「清朗行動」,都指向一個核心邏輯:中共害怕的不是謠言,而是真相。

在這個體系下,輿論不是監督的力量,而是權力要「淨化」的對象。真相被消音,憤怒便開始蔓延。中共的「維穩」機器再次用自己的方式,證明了當一個政府把社會情緒視為敵人,它的統治已進入末期的防禦狀態。

紅色家族的權力 如何異化為特權

事件核心人物極光光,被外界指認是李鵬與葉挺兩大紅色家族的後代。即使他的具體身份不會被官方證實,但輿論之所以堅信不疑,是因為這種「紅色血統」傳承特權的故事,在中共的權力體系中司空見慣。

自中共建政以來,紅色家族幾乎壟斷了中國的政治、金融、能源與傳媒資源。從李家到葉家、薄熙來、鄧小平等家族,他們共同構成了一個看不見的「紅色資本圈」。這些家族的後代早已轉變為利益繼承人。他們的財富來自壟斷資源、政策紅利與資本操作;他們的身份則由體制賦予保護層,享有法律豁免權。

當一個演員墜亡,現場房主與紅色權貴血脈相連,卻無人被正式調查,這不是巧合,這是權力操縱司法與輿論的又一次證明。在中共的權力邏輯中,權貴後代不需要守法,他們只需守圈(守住利益圈)。

資本與軍方的通道 娛樂業的紅色皮囊

于朦朧案的另一個黑幕,是所謂「紅色U盤」和娛樂圈洗錢鏈條的傳聞。這類說法能在網絡引起巨大共鳴,恰恰說明一個事實:公眾早已默認娛樂產業與權貴資本之間存在交易。

中國娛樂圈的繁榮,本質上是紅色資本的外衣。從影視投資到藝人資源,從廣告代言到音樂版權,資金流的背後往往是國企控股基金、軍方企業、地方財政及紅色家族信託的隱秘運作。

例如,李鵬之子李小勇早年涉足軍火走私案,後轉向海外;薄熙來金主徐明身亡後,其遺產仍被家族掌控。這並非偶然,它構成了「紅色資本主義」的內在邏輯:權力與資本共謀,輿論與娛樂充當潤滑劑。

明星成為工具,資本成為「白手套」。所謂偶像經濟、影視投資,不過是為權貴洗錢、疏通關係、塑造社會形象的「工程」。娛樂業表面喧鬧,實則是紅色資本的影子銀行。

紅色權貴的社會網

案件進一步延伸,輿論挖出了另一層關係網。所謂的「山東閨蜜鏈」,由演員宋伊人、其母尤小華,以及山東省政協原常委邊祥慧、央視主持人鞠萍等人構成。這條人脈鏈說明,中共的統戰與宣傳體系早已與地方家族、文藝圈緊密綁定。

宋伊人被指為軍方紅三代,是中共紅色權貴的社會化延伸。這種關係網的特徵是文化資源國有化、輿論權力家族化。

與此同時,另一條線索指向蔡奇,他是中共中央宣傳主管、現任政治局常委。網傳于朦朧事件的17人聚會名單中,辛奇是中國電網前董事長辛保安義子,疑是蔡奇私生子;蔡乙嘉(原名蔡政君),被懷疑是蔡奇另一私生子。

蔡奇被輿論指其在案件發酵後下令全國封禁討論,於是微博熱搜消失、評論關閉、帳號清空。從「宣傳口」到「維穩口」,蔡奇的政治軌跡正是中共訊息控制體系的縮影:在他掌控下,輿論不是「導向」,而是「防火牆」;真相不是「澄清」,而是「刪除」。

當一個政府害怕公眾的追問,只剩「封號」與「禁言」兩種手段,這說明它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合法性自信。

紅色資本的延命術

另一位被輿論重新提及的權貴人物,是原副國級領導人薄熙來的昔日金主徐明。徐明死於獄中,遺產130億元人民幣,其妻田海蓉成為「資本女大咖」,繼續在影視圈活動。這宗往事被重新提起,是因為田海蓉被指參與于朦朧事件。

這種「接班」的模式,揭示了紅色資本的延命機制:即使政客倒台,資本仍在;即使案件被掩蓋,網絡仍在運作。紅色家族的財富早已通過基金、信託、海外賬戶完成了轉移,任何一場政治風暴,都無法撼動他們的財富根基。

換句話說,中共體制內部早已形成一種腐敗機制:權力家族互保、資本系統洗白、輿論系統消音、麻醉社會公眾。

這就是當代中國的「紅色權貴生態網」,一個由血統、金錢、訊息三重網絡交織而成的腐敗結構。

中共權力的掘墓人 資訊時代的對決

中共體制的最大危險,並非來自外部的反對力量,而是來自內部的後代。紅二代、紅三代在享受特權的同時,也在消耗體制僅存的一點能量。他們的炫富、醜聞、性醜事、濫權,不僅撕裂了中共內部,也在無形中腐蝕整個政權的根基。

當輿論一次次被封口、當公眾一次次被侮辱為「造謠者」,每一次掩蓋真相的行為,都會讓下一次事件的質疑更猛烈;每一次刪帖,都會讓公眾更確信「他們在掩蓋真相」。

中共已經陷入「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其失去公信力,無論如何發言或是處事,社會均將給予其負面評價。

中共體制的最大危機,不在於敵人太強,而在於信任太少。而這種信任,是紅色家族繼承權力、壟斷資源、壓制言論所換來的短暫安寧,卻足以掏空一個國家的道德底線。

2025年的中國,不再是2003年「孫志剛事件」的時代。哪怕中共擁有最嚴密的審查體系,也無法完全屏蔽民間的訊息流通。在VPN(虛擬專用網)、海外社群、影片剪輯、加密傳播的時代,真相的流動速度,永遠快於中宣部的刪帖速度。

自救與營救

于朦朧所屬的經紀公司為[天娛傳媒],是中國唯一的「國有藝人經紀公司」。在于朦朧過世後,網民不斷在深挖資料,發現天娛旗下的藝人,曾有多人離奇死亡,目前已發的已有9位(見表)。

藝人 死亡時間 藝人
譚蓓兮 2006年 車禍(網絡資料不詳)
尚于博 2011年10月25日 抑鬱症墮樓自殺
邊策 2015年6月9日 涉毒墮樓自殺
喬任梁 2016年9月16日 抑鬱症自殺
本兮 2016年12月24日 墮樓死亡
任嬌 2017年10月15日 酒後墮樓
呂佳容 2019年5月後 失蹤
蔡重(蔡趙) 2020年 自殺(網絡資料不詳)
于朦朧 2025年9月11日 酒後墮樓

當中喬任梁和去年被稱車禍死去的、有最帥武僧之稱的秋風,2人的經理人和于朦朧的經理人一樣都是杜強。

當大家在努力挖掘真相時,更掀到了張國榮,這位華語世界的超級巨星,當年縱身一躍,留下無數謎團。令人震驚的是,張國榮生前主演的最後一部中國電影《紅色戀人》,其投資者正是于朦朧事件核心嫌疑人極光光(李明)的親舅舅葉大鷹。葉大鷹出身於葉挺家族,而李明又被指是李鵬與葉挺家族的後代。也就是說,這兩個紅色家族的血脈在不同年代、不同悲劇中反覆出現。

在香港娛樂圈有影響力的向太(陳嵐)曾在影片中證實,張國榮在墮樓前曾打電話給她,表示想第二天召開記者會,澄清自己並沒有抑鬱症。可就在那通電話之後不久,他驟然離世。

為甚麼紅色家族的身影,總在藝人的離奇死亡中若隱若現?這是巧合,還是他們幾十年來秘而不宣的權力潛規則?或許我們無從定論,但這樣的疑問足以讓人心底發寒。

于朦朧之死,只是中共紅色體制下又一樁被刻意淡化的悲劇。但這宗事件的輿論演化,卻揭示了更深層的事實:沒有任何政權能永遠壓制真相。訊息越被封鎖,質疑就越猛烈,民眾的恐懼與憤懣最終轉化為對體制的反思與抵抗。

正因如此,于朦朧事件也像當年的「唐山燒烤店打人案」和「鐵鏈女事件」一樣,成為撕裂民心的臨界點。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選擇以行動表達不滿,他們紛紛加入「退黨、退團、退隊」的「三退」浪潮。根據全球退黨服務中心網站(tuidang.org)10月15日的數據,當月已有560,466人聲明「三退」,平均每日新增三至四萬人。自2004年12月3日起至今,全球已有超過4.53億人脫離中共相關組織。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正在覺醒。他們不再相信官方的謊言,也不再願意與一個壓制真相、掩蓋罪惡的體制為伍。退出中共組織,既是自我拯救,也是對中國社會未來的一種營救。這是人們向世界宣告的不信任宣言,更是對自由、公正與真相的共同呼喚。@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