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處昨日(20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最新失業率上升0.2個百分點至3.9%,其中建造業的失業率由6.9%上升至7.2%。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在報章撰文稱,建造業失業率處於較高水平,主要原因是房地產市場情況,私營界別的工程量有所減少。但她認為不同工種的人力需求會隨不同工程項目推進而時有變化,因此個別工種仍有人力短缺情況,她預計會以輸入外勞及加強培訓等多項措施,應對人力供求。

甯漢豪說,私營界別的工程量有所減少,受影響的主要為普通工人及個別工種的技術工人,再加上,較少新的上蓋工程項目和裝修維修工程動工,對工程項目前期相關工種的需求明顯減少;另一方面,現時由於有較多項目處於施工後期,因此需要較多類型機電相關工種的人手。

甯漢豪強調輸入勞工計劃會以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為原則,並發揮「補位」作用,確保工程不會因為個別工種的人手短缺而「停擺」,當局會按需求外勞審批。

她舉例指最近的第9輪申請,批出10宗共986個輸入勞工名額,全數是「嚴重短缺的工種」例如空調製冷設備、消防設備等機電相關工種。計劃下獲批而仍然有效的輸入勞工配額整體數目持續下降,由今年第二季的8,016個,減至最新季度的7,332個,遠低於計劃配額上限的1.2萬個。

甯漢豪又指,會加強本地勞工的培訓,協助失業工人「調位」,轉到有需求的工種。建造業議會上星期公布了「一專多能」及「技能提升」的「加強版」培訓課程,預計有4,000個工友會「受惠」。

她續稱,政府未來亦會推展更多工程項目,尤其是中小型工程項目,例如喉管、街道、碼頭等工程。另外,擴展「城中學舍計劃」、市區重建,及北都發展及啟動項目等,均有助提振經濟及增加就業。預料隨著經濟回暖,私營工程項目量將會回升,建造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仍然蓬勃」。政府會繼續與建造業界及勞工界合作,加強本地培訓及推動行業使用科技增加生產力,「精準」輸入勞工,以應對行業的人力需求。@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