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公布截至2025年6月底的財政年度業績,受惠於訪港旅客持續回升及大熊貓熱潮,總收入按年上升9%至12.88億元,連續第四年錄得增長。計入政府提供的2.8億元保育及教育補助後,公園錄得經營盈餘(EBITDA)4,240萬元,扭轉上年度1,720萬元虧損。不過,扣除財務及其他開支後,最終仍錄得虧損2.747億元,虧損較2023/24年度擴大。

海洋公園表示,主園區經營盈餘1.907億元,按年增加14%;水上樂園則虧損1.483億元,按年減少兩成。水上樂園受疫後市民及旅客入場意欲下降、秋冬氣溫偏低及大灣區同類設施競爭等因素影響,表現未如理想,距離扭虧仍遠。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直言,水上樂園距離賺錢仍「好遠」,尚未找到解決方案。

報告期內,公園總入場人次按年上升10%至346萬人,本地及非本地訪客分別為221萬及125萬,按年分別升9%及12%,其中美國、澳洲及印度為升幅最高的客源市場。商品銷售收入增長兩成至1.73億元,自選體驗活動收入則增長35%至1.1億元。受收入增加及審慎現金管理帶動,截至6月底銀行結餘及現金結算增至16.98億元。

龐建貽表示,園內三代同堂的六隻大熊貓為保育及教育工作帶來槓桿效益,推動公園品牌與營運表現同步提升。公園計劃於2028年開放「歷險主題園區」,引入笨豬跳及巨型飛索等新設施,並在2027年50周年前完成大熊貓展館擴建及多項新項目。@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