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交部周五(10月24日)宣布,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Johann Wadephul)推遲原定於本周日(10月26日)進行的訪華行程。
作為德國總理默茨(Friedrich Merz)的親密盟友,瓦德富爾如果此次成行,他將成為默茨領導的新政府中首位訪華的部長。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卡特琳‧德紹爾(Kathrin Deschauer)在周五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正在將這次行程推遲到晚些時候。」發言人指出,行程取消的直接原因是無法安排足夠的高層會晤。
發言人明確表示:「中方最終只能確認與中國(中共)外長的一次會晤,而無法確認任何其它額外的會晤。」德方認為,由於無法安排足夠的高層會晤,這次訪問無法達成預期效果。
儘管發言人拒絕透露是哪一方取消這次訪問,但她補充,德國對此發展感到遺憾。彭博社指出,此次事件對德中關係造成又一次打擊,兩國關係自保守派總理默茨上任以來持續降溫。默茨本人原定的訪華行程,此前也因日程安排衝突未能實現。
中德關係緊張背景:稀土、半導體與台灣問題
《衛報》等多家媒體證實,行程推遲的背後,是雙方在關鍵議題上的緊張關係:
關鍵原材料危機: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公開表示,德國對中共施加的稀土出口限制感到擔憂。此次行程取消正值中共於本月早些時候宣布擴大稀土和其它關鍵原材料的出口管制,這可能對德國製造業支柱——汽車工業造成癱瘓性衝擊。稀土短缺已在許多德國公司引發嚴重生產問題,總理默茨也在歐盟峰會上與其他領導人討論了這一問題。
半導體供應危機:
德國官員們同時正試圖解決安世半導體
(Nexperia)供應問題。該公司向德國客戶提供的半導體元件,已因北京與荷蘭之間的爭端而被暫停出貨。德國經濟部發言人安妮‧洛倫扎特(Anne Lorenzat)表示,「我們正在與公司、行業協會、荷蘭和歐洲夥伴進行對話,並正在代表目前被中斷安世半導體零部件的德國客戶向中國(中共)進行遊說。」她強調,微電子對德國供應鏈和商業安全至關重要。
政治分歧加劇:
有報道提到,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在周五曾批評德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稱德國在未明確反對「台獨」的情況下要求維持現狀,等同於支持「台獨」活動。瓦德富爾此前曾多次批評中共單方面改變區域現狀的企圖。
俄烏戰爭立場:
德國發言人強調,考慮到中方「在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中所擁有的影響力,是任何其它國家都無法比擬的」,顯示德國原計劃利用此次訪問敦促中方施壓俄羅斯停火。
在行程取消前的周四(10月23日),路透社報道說,德國外長此次訪華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敦促中共放寬對稀土和半導體的出口限制,強調公平貿易對兩國關係的重要性。瓦德富爾原計劃在訪問期間會見一中共高層官員。#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