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零售巨頭 Wesfarmers總裁史考特(Rob Scott)和澳洲家居連鎖品牌Adairs總裁羅斯比(Elle Roseby)警告,來自中國的跨境電商平台Temu、Shein以及淘寶(Taobao),正以「極不公平的競爭條件」侵蝕澳洲零售市場,威脅本地企業、就業與稅基。

史考特表示,澳洲現行許多針對零售業的稅務與監管政策在電子商務出現前就已制定,導致外國電商平台能利用低稅收司法管轄區運作,而本地零售商卻需承擔更高的公司稅與薪資稅。

「公平競爭有助於企業與消費者,但當稅制與監管使部份企業受不公平對待,最終導致價格上漲並威脅本地就業」,史考特對《澳洲人報》表示。

Wesfarmers是澳洲最大的零售集團之一,旗下擁有Kmart、Target、Bunnings和Officeworks等品牌,員工遍布全國。

「離岸公司可以在低稅率管轄區開展業務,而擁有門店的本地零售商則面臨更高的企業稅和工資稅。」他說。

他進一步表示,擁有大量門市的澳洲零售商還受營業時間限制,「外國電商卻能從現行稅務與監管漏洞中獲利,將價值轉移海外。我們需要反映2025年零售現實的公平競爭環境,而不是1985年的舊規。」

今年稍早, Wesfarmers旗下電商平台Catch被迫關閉,數百人失業,部份原因歸咎於這些海外電商巨頭。

澳洲家居連鎖Adairs行政總裁羅斯比親眼見證中國電商巨頭Temu、Shein及淘寶等平台對經濟、金融與環境造成的衝擊。她還直言,這些網站抄襲自家設計、以低價傾銷,導致產品迅速淪為垃圾,堆積如山的快時尚(Fast Fashion)商品與一次性家用品,最終進入垃圾掩埋場。

她強調,Adairs在澳洲與紐西蘭僱用約1,600名員工,依法納稅、投資設計,並嚴守反現代奴隸供應鏈規範。

這位曾任Country Road行政總裁的資深零售人警告,中企電商不僅衝擊Adairs,更威脅整個價值4,300億澳元的零售業——澳洲最大的私營部門僱主,僱用140萬人。過去幾年,Millers、Rivers、Noni B、Katies等知名時尚連鎖相繼倒閉,數千人失業,業界普遍將矛頭指向中國電商以「非理性低價」吸引消費者的策略。

中企電商廉價商品湧入澳洲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Roy Morgan的最新數據,Temu在2025財年的澳洲年銷售額已達26億至30億澳元,Shein亦突破13億澳元。

澳洲郵政(Australia Post)的研究顯示,自2023年進入市場以來,Temu在短短兩年間成長13倍,現已佔全澳電子商務支出的5%。Temu更是2024年澳洲下載量最高的免費應用程式之一。

「幾年前我們還沒聽過這些網站,」Adairs行政總裁羅斯比感嘆說,「它們正重塑零售業,威脅就業、侵蝕稅基、製造巨量廢棄物。」

澳洲零售協會(ARA)會長羅德威爾(Chris Rodwell)亦表示,政府應審視現行制度是否仍「公平」。

「澳洲人希望企業繳稅、創造就業、提供安全與可持續的產品。問題是,Temu與Shein並未被要求遵守同樣的標準」,他說。

羅斯比呼籲政府參考法國做法,對進口的「快時尚」與短壽命商品課徵環境稅,以抑制高污染、低價傾銷現象。

她表示,澳洲目前對低價商品進口仍設有「免稅門檻」,導致大量商品以極低成本湧入市場,缺乏品質監管與環境評估。

「法國政府已認識到這是個問題,並採取行動;澳洲也該跟進,否則本地零售業十年後將面目全非」,她警告。#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