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周日參加了第47屆東盟 (ASEAN)領導人峰會後,於周一(10月27日)離開馬來西亞轉赴日本訪問,開啟他本次亞洲之行的第二站。來自世界各國的領袖繼續在吉隆坡東盟峰會議程,討論如何加強經濟與貿易關係。
中共官員預料將強調貿易多邊主義,意圖在美國高關稅陰影下鞏固區域合作網絡。
各國領袖繼續東盟峰會議程
特朗普亞洲五天訪問的行程,首站是10月26日來到馬來西亞,出席在吉隆坡舉行的東盟峰會系列會議,並見證柬埔寨與泰國簽署擴大版停火協議,及與四個國家簽署了區域貿易協定。(參見報道《東盟峰會 特朗普簽多個關鍵礦產和貿易協議》)
根據白宮提供資訊,特朗普這趟亞洲行先後造訪馬來西亞、日本及韓國,訪韓期間除了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相關活動,還將和習近平舉行雙邊會。
周一,特朗普與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登上空軍一號飛往日本訪問,其他美國官員會在魯比奧離開後繼續參與這場峰會。
來自世界各國的領袖繼續在吉隆坡的東盟峰會議程。中方高層則趁勢展開密集外交,與巴西、加拿大、歐盟及東盟11國領導人磋商。中共官員預料將強調貿易多邊主義。
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東盟與中日韓」會議上呼籲各方「堅持自由貿易與多邊主義,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並強調必須共同維護東亞得來不易的和平與穩定。這番表態被視為針對美方加徵關稅的間接回應。
聚焦RCEP 中共尋求主導區域經濟
另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峰會也將在馬來西亞舉行。這是自2020年RCEP正式生效以來的首次領導人峰會,會議呼籲加快吸納新成員與深化經貿一體化。
RCEP由東盟10國發起,之後邀請與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和紐西蘭5國,於2020年11月15日在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正式簽署。於2022年1月生效。
該協定涵蓋全球約30%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與貿易總量,被譽為目前全球最大的貿易集團。一些分析人士認為,RCEP是應對美國關稅壓力的潛在緩衝機制。
馬來西亞現任投資、貿易及工業部部長東姑‧扎夫魯‧阿齊茲(Tengku Zafrul Aziz)表示,此次會議將允許成員國就RCEP協定提出改進建議,並考慮一些國家提出的加入請求。
中國是RCEP參與國之中最大經濟體,且中共意欲組建國際利益共同體,推動RCEP最為積極。但阿齊茲表示,鑑於東盟和RCEP成員國都支持多邊主義,他並不擔心此次會議被中共「劫持」。
此外,中共在區域經貿與安全議題上仍面臨多方疑慮。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在會上批評北京在南海的行動「威脅菲律賓人員安全並損害航行自由」。
歐中關係現裂痕 稀土供應受關注
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Antonio Costa)在會中會晤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對北京近期擴大對關鍵原材料出口管制表達強烈關切。他敦促中方儘快恢復「暢通、可靠且可預測的供應鏈」,並請求中方協助促進結束俄烏戰爭。
稀土磁體與礦物是中方與歐美貿易摩擦的焦點之一。中國掌控全球約九成稀土供應,中共視稀土為在貿易戰中對抗美國關稅的重要籌碼。
此次峰會除討論美中關稅爭端外,亦聚焦區域一體化與供應鏈安全。東盟現有成員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東帝汶及越南。#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道)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