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時,突尼斯撒哈拉沙漠陰雲密布的夜空突然放晴,天文攝影師馬克雷姆‧拉爾瑙特(Makrem Larnaout)和哈費德‧德里斯(Hafedh Driss)透過高倍望遠鏡相機捕捉到了那顆發出綠色光芒的萊蒙彗星(Comet Lemmon)。

「萊蒙彗星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那條藍色離子尾巴——又長又直又細,延伸數百萬公里。」拉爾瑙特告訴《大紀元時報》,「這條尾巴是由碳離子等電離氣體形成的,被太陽風帶離彗星。」

突尼斯攝影師拍攝的圖像顯示,宇宙塵埃在彗星掠過後被抹撒在太空中,細絲狀的塵跡在翠綠色光芒的彗核後方拖曳。他們使用兩台同步的RASA 8望遠鏡相機——以及精密的計劃——才得以拍攝到這些畫面。

他們以每張30秒的曝光時間在凌晨時分採集數據,然後將這些數據疊加,生成一張細節豐富的圖像,充份展現了萊蒙彗星的壯麗特徵。

在突尼斯撒哈拉沙漠上空拍攝的萊蒙彗星照片展示了彗星的綠色彗髮和帶電粒子形成的尾巴。(由馬克雷姆‧拉爾瑙特和哈費德‧德里斯提供)
在突尼斯撒哈拉沙漠上空拍攝的萊蒙彗星照片展示了彗星的綠色彗髮和帶電粒子形成的尾巴。(由馬克雷姆‧拉爾瑙特和哈費德‧德里斯提供)

彗星是繞太陽運行的凍結物質團。當受到太陽輻射加熱時,它們開始釋放出塵埃與氣體,形成驚人的焰火景象。當彗星周期性地造訪內太陽系時,它們的彗核周圍會出現一層綠色雲霧(稱為彗髮),這是因為雙原子碳與氰分子在太陽紫外光下發出螢光,令它們看起來格外神秘。

然而,彗星不僅僅是一個彗核,它們還攜帶著大量分布在太空中的物質。這些物質墜入地球大氣層時,就形成了流星雨。

拉爾瑙特談到他拍攝的流星時說:「這種結構讓我著迷。它是有力的證明——太空並非死寂,而是充滿了運動與能量。」

自10月8日以來,萊蒙彗星(又名C/2025 A6)一直在北斗星座下方、地平線之上劃出軌跡。隨著它越來越接近太陽,它在夜空中變得更大更亮。目前它已達到最亮階段,在理想的黑暗條件下肉眼可見。它呈現出綠色光澤,亮度約為4.5等。

突尼斯撒哈拉沙漠上空的天鵝彗星照片。(由馬克雷姆‧拉爾瑙特和哈費德‧德里斯提供)
突尼斯撒哈拉沙漠上空的天鵝彗星照片。(由馬克雷姆‧拉爾瑙特和哈費德‧德里斯提供)

目前天文學家正在追蹤至少另外兩顆靠近地球的彗星:C/2025 R2天鵝彗星(SWAN)已在9月中旬達到近日點(距太陽最近的位置),現在正被「彈射」回太陽系外。另一顆古老旅者——3I/ATLAS——是有記錄以來僅有的三顆星際彗星之一(不繞太陽運行,而是穿越深空的天體),預計將在10月29日到達近日點。

不過,這兩顆彗星的亮度都無法與萊蒙媲美。

三顆彗星都會安全地掠過地球,對我們毫無威脅。天鵝彗星曾「擦肩而過」,距地約2,400萬英里;萊蒙彗星預計將經過距離約5,500萬英里的位置;而ATLAS則更遠,距離不低於1.7億英里。

天鵝彗星在突尼斯上空閃耀著綠色光芒。(由馬克雷姆‧拉爾瑙特和哈費德‧德里斯提供)
天鵝彗星在突尼斯上空閃耀著綠色光芒。(由馬克雷姆‧拉爾瑙特和哈費德‧德里斯提供)

與歷史上著名的哈雷彗星(兩千多年前首次被觀測)不同,萊蒙彗星對人類來說是「新面孔」。天文學家通常會提前至少一年發現彗星,但萊蒙更為新鮮——它於2025年1月3日被萊蒙山天文台發現,並因此得名。

雖然早期圖像中也出現過萊蒙彗星,但研究人員直到後來回溯檢查數據時才注意到它。根據這些早期圖像和新數據,他們計算出萊蒙彗星繞太陽一周需要1,350年。在11月9日達到近日點後,其軌道周期將略微縮短至約1,150年。

這意味著此次觀測幾乎是人類一生僅有一次的經歷。

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納納斯基斯地區的傍晚天空中可以看到萊蒙彗星。(由約翰‧安德松提供)
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納納斯基斯地區的傍晚天空中可以看到萊蒙彗星。(由約翰‧安德松提供)

從加拿大西部落基山脈拍攝的萊蒙彗星照片。(由約翰‧安德松提供)
從加拿大西部落基山脈拍攝的萊蒙彗星照片。(由約翰‧安德松提供)

在過去一個月中,萊蒙彗星已穿越包括大熊座、獵犬座和牧夫座在內的多個星座,主要出現在北半球。它在清晨與傍晚出現,中間會短暫沉入地平線下,在全球多個地區都能看到。距突尼斯5,500英里之外的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納納斯基斯地區,攝影師約翰‧安德松(John Andersen)也拍攝到了它的身影。

「當你能用肉眼看到它時,那種感覺就像『哇!它好大!』」來自卡加利的安德松說。他於10月14日夜晚天氣晴朗時在落基山脈上空捕捉到萊蒙彗星的身影。他形容它像一個「星星大小的綠色點」。實際上,萊蒙彗星直徑約1.2公里。

安德松用廣角鏡頭進行了多次測試拍攝以確定其位置,最終成功捕捉到其發光的綠色彗核與尾巴。更精彩的是,背景中還映襯著絢麗的北極光。

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納納斯基斯地區拍攝的萊蒙彗星照片中,還可見到極光。(由約翰‧安德松提供)
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納納斯基斯地區拍攝的萊蒙彗星照片中,還可見到極光。(由約翰‧安德松提供)

安德松多年來一直在拍攝彗星,他表示對這三顆同時出現在地球鄰近的「宇宙三重奏」感到十分驚歎。

「大家都為那顆來自太陽系外的ATLAS星際彗星瘋狂。」安德松說,「然後他們又發現了另一顆天鵝彗星,主要在南半球可見。而萊蒙則是今年發現的最後一顆。」

天鵝彗星在10月19日達到距離地球最近的位置,幾乎與萊蒙同時出現——這種巧合極為罕見。它在傍晚可見,朝著與太陽相反的方向飛行。10月21日,安德松在卡納納斯基斯拍攝銀河時捕捉到了天鵝彗星的圖像。

他說,它在鏡頭中「僅僅是一個微小的綠色點」。

天鵝彗星出現在銀河核心旁,呈現為一個「微小的綠色光點」。(由約翰‧安德松提供)
天鵝彗星出現在銀河核心旁,呈現為一個「微小的綠色光點」。(由約翰‧安德松提供)

2025年10月21日傍晚,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納納斯基斯地區上空拍攝到的天鵝彗星。(由約翰‧安德松提供)
2025年10月21日傍晚,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納納斯基斯地區上空拍攝到的天鵝彗星。(由約翰‧安德松提供)

原文「PHOTOS: Green Comet With Blue Tail Travels by Earth to Form Spectacular Trio of Comets Near Sun」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