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推出「購房+消費券」限時補貼活動,在特定區域購買一套新房可獲贈10萬元人民幣的消費券。此舉被外界視為地方政府在樓市低迷期祭出的救市新招。然而,財經分析人士對此提出嚴厲警告,認為這類政策看似市民福利,實質上是地方政府為轉嫁高庫存風險而設下的「大坑」。

杭州「消費券購房」政策的套路與本質

10月24日下午,浙江省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發布消息稱,杭州的富陽區、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即將開展「購房+消費券」限時補貼活動,在符合規定的條件下,每購房一套可以獲得10萬元消費券。

富陽區的購房送消費券活動於今年10月27日至12月31日展開,購房時間以網簽系統記錄時間為準,購買富陽區參與「消費券」活動的新建商品房項目住宅(不含辦公、商業、車位等非住宅項目),並在活動時間內完成網簽的完全產權自然人(不含法人),每套可獲發放10萬元消費券,消費券活動總額2000萬元。

此外,消費券使用時間為2026年1月20日至2026年3月31日,通過支付寶平台發放,包含一張5萬元的大通用券(可在杭州全市範圍內的相關商戶消費)、一張5萬元的小通用券(可在富陽區的相關商戶消費)。

享受消費券後,原則上不允許退房。如確需退房,未使用的消費券自動失效,已使用的消費券需等額退回,方可辦理退房手續。

由於總額是2000萬元,所以能獲得10萬元消費券的人數一共就是200名。

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等區縣的公告內容與富陽區大同小異,只是消費券活動總額有差別,臨安區和桐廬縣一共提供1200萬元消費券,淳安縣提供1100萬元,建德市則僅有100萬元。

財經博主「Tom」在影片節目中分析了杭州官方的套路。他說,購房者必須在官方限定的時間、限定的區域內買樓,成功後可獲得一張價值10萬元的消費券,而不是直接發10萬元錢,而且是分成兩張5萬元的通用消費券,還要限定商戶、限定產品消費。

「Tom」認為,這個政策看似好像是一個福利,其實就是給置業者挖的大坑,完全沒有吸引力。

他分析說,首先是獎勵這種消費券,沒有誠意,就是各種套路。最關鍵的一點是,鼓勵市民買樓的區域全在杭州的犄角旮旯,富陽區、臨安區等地方有一個共同點:擁有龐大的新房庫存,根本賣不掉。

杭州這次「買樓就送10萬元消費券」的做法,打著補貼的旗號,讓市民衝進去當肉盾,為天量的庫存貢獻一份力量,讓開發商回血,繼續來買地,這樣杭州市政府才能得以靠土地財政繼續苟延殘喘。但這個套路挺低級的。

全國多地刺激樓市的「收割」模式

事實上,早在杭州之前,已經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鼓勵買樓的所謂補貼措施。比如2022年,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的財政局發出《預發住房分配貨幣化補貼的方案》的通知,稱將向符合條件的行政事業單位購房職工一次性預發補貼15萬元。但是要求買樓者要在武漢東西湖區內新購房。

今年3月31日,南京發布「房七條」新政,重要內容之一是「以舊換新」。鄭州當局則在去年10月推出房票政策——官方文件提出,航空港區、鄭東新區、鄭州經開區、鄭州高新區及市內五區,要啟動房票安置工作。

全國多地都曾推出房票安置措施試水。陸媒表示,房票看上去是一個「理想」方案,但在現實中,同時實現城中村拆遷安置、房地產去庫存、穩樓市這「一箭三雕」並不容易。

「Tom」說,不論是杭州、武漢、南京,還是鄭州等,其實都是一貫的套路,以各種補貼、優惠等名義對市民進行收割。市民不在城市核心區買樓,跑到城市外圍買樓,而且是帶槓桿衝進去的,真的會死得很慘,買到房子就是虧了。

經濟處於下行周期 老百姓只求能吃上飯

隨著中國樓市進入下行通道,各地樓價持續下跌。徹底打破了「房產必保值」的神話。據公開報道,2025年前三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額6.3萬億元,同比下跌7.9%;9月單月跌幅更是擴大到12.4%。二三線城市早已扛不住,合肥、南通等長三角城市領跌,三四線城市更慘——庫存去化周期高達47.6個月。

信心崩塌更讓市場陷入循環。上海財經大學的調查顯示,僅28.2%的人覺得現在適合買樓,43.2%的年輕人寧願租房。這些數據撕開了行業深度調整的真面目。

雖然多地出台救市政策,但效果有限。不少中小房企熬不下去倒閉,銀主盤數量激增。

「Tom」指出,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深入,中國的內需如果無法提振,房子沒有了金融屬性,再碰上經濟下行周期,內捲降價就是唯一的出路。這是經濟運行規律。現在國內的現狀是:樓市供過於求,城鎮率也已經接近70%,居民槓桿率則超過了65%。增量客戶已經越來越少。現在只有一些存量客戶還有置換的需求。

「Tom」強調,最重要的是居民的收入在下降,而現在的經濟大環境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基礎。這幾年在國內生活的壓力肉眼可見。他說,2億多人「靈活就業」,大學畢業生就失業,這背後反映的社會現實,明眼人就看出來了。他引用網民的話說:「給碗陽春麵就夠了,能吃飽就行了。」

「Tom」提出警告:在經濟下行周期,老百姓保命要緊。尤其是面對買樓,在做決策之前先問問自己:你是否真的非常需要買樓?對於樓價下跌你能承受多少?你有足夠的月供嗎?你能保證未來幾年不會失業嗎?

他最後表示,關鍵是要警惕政府的套路。#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