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將於10月30日在韓國會晤。會前雙方經貿團隊在吉隆坡達成貿易協議框架,涉及稀土出口管制、大豆採購等核心議題。

多位專家指出,此次會晤不僅關乎貿易平衡,對於台灣議題,美方給中方划下談判紅線,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主動出擊重塑美中戰略關係。

貿易談判現突破 關稅風暴暫緩

10月25日至26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首席貿易談判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率領的經貿團隊,與中共副總理何立峰領導的代表團在吉隆坡展開第五輪面對面會談。

談判結束後,貝森特表示,雙方為兩國領導人會晤提供了一個「非常成功的框架」。根據這一框架,北京將延遲實施稀土出口管制,並大量購買美國大豆,而美國則不會對中國商品加徵100%的關稅。

貝森特強調,這一成果歸功於特朗普總統創造的談判籌碼。他透露,中方此前威脅要在12月份實施稀土出口管制,特朗普總統隨即宣布將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0%關稅,這「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籌碼」。

中方貿易代表李成鋼表示,雙方就船運稅、對等關稅暫停期延長、芬太尼關稅與禁毒合作、擴大貿易、出口管制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坦誠」的討論,形成了「初步共識」。這標誌著自今年5月以來,美中經貿關係首次出現實質性緩和跡象。

台灣議題浮上枱面 美方給中方划下談判紅線

台灣問題預計將成為習特會的核心議題之一。特朗普在啟程前往亞洲時明確表示,他會與習近平談及台灣,「我不會去那邊,但會談到台灣……很尊重台灣。」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更是明確表態,在與北京就貿易協議進行談判時,特朗普政府不會放棄長期以來對台灣的支持。「人們所擔心的是,我們會達成某種貿易協議,用放棄台灣換取貿易好處——絕無這種情況。」

台灣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分析認為:「美國這次主動把台灣議題列入對談,就是要划下底線,讓中方以後不要再拿台灣議題作為籌碼。特朗普是在重新打台灣牌,這一次美國主動出擊,是把這底線固定住後,再談其它問題。」

他進一步指出:「美國這一年來一再重申聯合國2758號決議不代表台灣,台灣的地位在現行條約之後仍然是未定的。這些跡象表明,美國正在把台海議題從戰略模糊走向法律清晰。法律清晰並不是說支持台獨,而是用否定的方法指出中方的一中原則是錯誤的,從而避免中方在其它問題上拿台灣作為籌碼。」

悉尼科技大學副教授馮崇義也認為:「特朗普在台灣問題上對習近平沒有任何理由讓步。如果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為了貿易作出讓步,那麼整個東南亞和亞洲國家都會覺得美國靠不住。台灣問題是美國的絕對紅線,不能做任何讓步。」

稀土與大豆的戰略博弈:美中籌碼誰更持久?

稀土和大豆問題成為此次談判的焦點。10月9日,中共宣布擴大對稀土產品的出口管制,引發特朗普強烈反應。特朗普隨後宣布,如果美中不達成協議,將從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並考慮對關鍵軟件實施出口限制。

蘇紫雲分析指出:「美中各自有籌碼,但中方的籌碼是短期的,僅限於稀土問題;而美國在晶片領域的優勢是長期的。此外,中國經濟仍然依賴出口,主要市場是美國和歐盟,因此主動權掌握在特朗普手中。」

在大豆問題上,貝森特指出,中美貿易戰期間,中方大幅削減美國大豆採購量,幾乎降至零。經過談判後,他認為已經解決了農民的擔憂,美國豆農對未來幾個收穫季的情況會感到「非常滿意」。

從產業鏈角度看,獨立時評人蔡慎坤認為:「西方大商家已經依賴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成癮,許多重要產業都放在了中國。如果要短時間內斷鏈脫鉤,對美國來說暫時難以解決。」

特朗普啟動301調查:施壓中方兌現兩千億採購承諾

就在習特會前夕,特朗普政府於10月24日宣布,對中方是否遵守第一階段貿易協定啟動調查。這項依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展開的調查,可能導致對中國商品徵收新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在聲明中表示,這項調查「將審查中共是否充份履行了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中的承諾」。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於2020年達成,中方承諾到2021年底在2017年進口額基礎上增加進口價值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但數據顯示,中方僅完成協議採購目標的57%。

蘇紫雲認為:「特朗普1.0時期,習近平答應採購逾2,000億美元的產品,完全沒有達標。在這種情況下,整個美中的戰略結構、經濟失衡、科技競爭,都造成了反效果。稀土牌對北京來講,其實是得不償失的。」

這一調查的啟動,為即將到來的習特會增添了新的壓力,也顯示出美方在談判中的強硬姿態。

中共內外交困 習特會前景未明

此次習特會召開之際,習近平正面臨經濟下行、科技受制、政局動盪三重困境。四中全會後軍方高層大批將領落馬,引發外界關注,但專家對此看法不一。

蘇紫雲分析:「習近平現在面對的不只是外部問題,還有內部問題。他的『四指』——槍桿子、錢袋子、刀把子、筆桿子——都可能出現不穩定狀況。此外,中共軍方這一次高層人事處理顯示習派人員受到重創。」

不過,馮崇義持不同觀點,他認為習近平正在「殺人立威」:「對習近平而言,手下的所有官員隨時都可以更換。他看誰有威脅就隨時拿下來,不准任何人挑戰他的權威。」

蔡慎坤則從經濟角度分析:「這次特朗普跟習近平見面,會宣布一些大而化之的東西,但以後又會慢慢拖、慢慢談,不會一下子真正落到實處。中共也會表示姿態,購買一些大豆或者波音飛機。但要現在達成一個完整的框架協議,恐怕都很難。」

特朗普總統本人對此次會晤表示樂觀,認為將與中方達成協議,並在所有議題上取得進展。但他同時警告,如果無法達成協議,從11月1日起,美國對華關稅將升至155%。#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