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弗(Jacqueline Silver)在大學期間一直認為自己的電腦科學學位保證能為她找到工作。然而,事實證明她錯了,這讓她感到非常沮喪。
西爾弗最近剛從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畢業,現住多倫多。她花了超過一年的時間投遞了數百份簡歷,終於在這個月找到了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
西爾弗說,「我當時真的筋疲力盡,而且非常沮喪。」她說,「感覺就像我上了另一門課一樣,因為我既要去圖書館做每門課的作業,又要花同樣多的時間投遞簡歷。」
她也提到她的幾位同學也遇到了同樣的求職難題。她認為自己很可能不會是最後一個為找工作而奔波的人。
最新研究表明,人工智能的普及已經開始蠶食包括電腦科學在內的多個領域的就業崗位,而年輕人受到的衝擊尤為嚴重。
史丹福大學的一篇學術論文發現,在受人工智能影響最大的職業領域,22至25歲的職場新人就業率有所下降,而經驗豐富的員工以及在人工智能影響較小的領域工作的就業率則保持穩定或持續增長。
埃赫蒂亞里(Hamoon Ekhtiari)是FutureFit AI的行政總裁,這是一家利用人工智能將人們與工作聯繫起來的加拿大公司。他表示,受人工智能影響最大的職業包括軟件開發、銷售、行銷和客戶服務等的初級職位。
埃赫蒂亞里表示,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相當複雜」,一方面「人工智能將會創造大量工作和機會,同時對其它許多工作也在造成影響。」
西爾弗表示,像ChatGPT這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能夠「相當出色地」完成編寫程式碼等任務,這對她所在領域的入門級工作構成了威脅。「也許你仍然需要有人進行調試或仔細檢查,但總而言之,你不再需要那麼多人來編程寫碼了,因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做到這一點。」
埃赫蒂亞里認為,企業需從長計議,培養年輕人才。他表示,學校需要更好地將學生與技能培訓連結起來,政府也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幫助人們順利完成職業轉型。「過去人們曾承諾,讀四年書,就能擁有40年的職業生涯。」埃赫蒂亞里說,「但這種承諾已經不再成立了。」
麥瑪斯達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人力資源與管理學教授康奈利(Catherine Connelly)說,從一些公司的發現看,在涉及策略和決策的工作中,人工智能「絕對無法」取代人類。「有時,這種工具的優勢在於可以自動化一些入門級別的任務」,她說,「問題在於,有人可能因此失去那些沒人願意做的、入門級別的日常工作的機會。」
加拿大統計局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加拿大15至24歲的失業率升至14.7%,這是除疫情爆發年份外15年來的最高水準。
保守黨議員吉紐斯(Garnett Genuis)周三警告稱,「日益嚴重的青年失業危機」將影響年輕勞動者一生的職業發展軌跡。他指責自由黨缺乏解決青年失業問題的策略,並提出了一項保守黨提案,旨在加大對高需求領域的教育資助力度,並鼓勵僱主為員工建造住房。
就業與家庭部長哈伊杜(Patty Hajdu)的發言人科澤爾(Jennifer Kozelj)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人工智能如今已無處不在,從醫院到教室,「工作環境正在快速變化,尤其是年輕的加拿大人,他們對此深有體會」,她說,「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期,但我們正在抓緊利用這一工具,來提高生產力,同時確保沒不要有就業者被落下。」#
(本文參考加拿大通訊社相關報道)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