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財政部周六(11月1日)發布新規,即日起,將不再允許部份零售商在銷售從上海黃金交易所購買的黃金時抵扣增值稅,無論這些黃金是直接出售還是經過加工後再出售。這是北京當局二十多年來首次提高對黃金的徵稅。

該規定涵蓋投資產品,例如高純度(99.5%及以上)金條和金錠,以及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發行的金幣,還有非投資用途產品,包括珠寶和工業材料。在交易時,零售商需繳納6%的增值稅稅率。

考慮到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和經濟增長乏力導致公共財政吃緊,政府正在尋求新的財政收入來源。但分析師警告稱,此舉可能也會提高終端消費者購買黃金的成本,並在短期內抑制零售需求。

有業內人士估算,新規相當於對投資金提高了0.5%—1%的稅率,黃金首飾提高了5%—6%的稅負,一年可以增加500億元稅收收入,可能對黃金飾品行業造成打擊。

多年來,北京對黃金的免徵增值稅幫助維持了國內黃金價格的競爭力,允許零售商在銷售從上海黃金交易所購買的黃金時減免稅負。在取消這項政策後,零售商現在可能面臨利潤空間收窄的局面,要麼自行承擔額外成本,要麼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一位行業分析師告訴彭博社說,「增值稅抵扣的取消實際上增加了整個黃金零售鏈的成本。那些原本利潤率就很低的零售商現在將面臨艱難的選擇——要麼提高價格,要麼接受更低的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中國消費者一直對黃金有興趣,作為避險資產和文化投資的載體。

中共對黃金加徵增值稅有可能對國內需求產生暫時抑制效果,尤其是抑制價格敏感型買家,但長遠來看,黃金作為價值儲存手段的吸引力預計仍將保持強勁。

10月底,金價遭遇十多年來最嚴重的暴跌,恰逢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持續買入的趨勢逆轉,而此前ETF的買入量自5月底以來一直在上升。此外,金價下跌也與印度節日相關的季節性購買結束相吻合。與此同時,中美貿易休戰也緩解了市場對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需求。

這被視為全球黃金市場的一次回調。

目前,金價仍維持在10月初突破的每安士4000美元附近,因為許多推動金價上漲的基本面因素繼續存在:全球央行的購買、美國減息,以及一系列全球不確定性因素,這些因素仍然使黃金的避險屬性對投資者具有吸引力。

業內人士仍預計金價可能在一年內逼近每安士5000美元。#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