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方對2025年經濟復甦的描繪就如經典教科書式的魔幻。政府宣稱,上半年GDP增長率為5%,表面數據也顯示經濟已從疫情時期的停滯中反彈。
數據中的海市蜃樓
然而,在這光鮮亮麗的表象之下,是中國脆弱的經濟結構——依賴舉債、長期通縮以及人為操控的不透明性。對於全球市場和政策制定者而言,危險不僅在於其脆弱性本身,還在於持續把中國錯誤地當成穩定、可預測的經濟夥伴。
例如,7月份工業產出同比增長6.1%,出口同比意外增長7.2%。然而,這些數據都是精心編造的。零售增速放緩至僅3.7%,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停滯在0.0%。
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已連續32個月下降,使中國成為持續的通縮輸出國。高盛預計,中國全年CPI將保持在0.8%。同時,批發價格持續下滑,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下降3.3%。
通縮是政策的必然後果
這種「習式通縮」並非宏觀經濟的偶發現象,而是深層悲觀情緒的體現。家庭延遲消費,寄希望於物價下跌。企業縮減投資,在需求疲弱的情況下難以擴大利潤空間。經濟增長更多地依賴政策驅動的轉移支付和補貼,而非生產性產出。創新能力、製造業效率和出口競爭力都因中共的干預而黯然失色。
中共的應對措施是加大財政干預力度。家電和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暫時刺激了消費,但其經濟效應持續時間很短,僅以月計。一旦刺激措施退出,需求便會回落。更糟的是,為這些措施提供資金的負擔落在地方政府身上,而地方政府已經因土地銷售下滑、稅收收入大幅下降而財力枯竭。
債務成為生命線
這種模式深藏的結構性風險十分嚴峻。地方政府發行債務的規模已經引起官方債權人的擔憂。惠譽評級警告稱,超過8萬億元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債務存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粵開證券等分析師估計,地方政府債務總額已超過51萬億元,其中大部份資金投入到非生產性或政治導向的項目中。自2020年以來,由於預算外融資和刺激性支出,債務規模幾乎翻了一倍。這並非真正的經濟刺激,而是為表現不佳的實體輸液維持運轉,推遲必要的結構調整。
這些做法帶來了次級風險。隨著地方政府將資源用於還債,他們為醫療、社會福利和基礎設施提供資金的能力將受到削弱。對於外國投資者和跨國公司而言,明顯的風險訊號是:地方合作夥伴可能比公開賬目顯示的負債更多,也更脆弱。主權風險水平上升,合同穩定性下降,監管政策發生突變的概率也隨之增加。
政策不透明
中國經濟數據的不透明加劇了這些風險。《華爾街日報》調查發現,涉及土地銷售、外商直接投資流入,以及醬油產量等數百個統計數據被刪除。榮鼎諮詢估計,中國GDP可能被至少高估了10%,即1.7萬億美元。
獲取準確訊息困難是因為數據壓制,這與政治壓制緊密相關:根據修訂後的《保守國家秘密法》中的「工作機密」條款,批評中共黨魁習近平政策的經濟學家和分析師,要麼失蹤,要麼被噤聲。
全球金融體系依賴透明度評估價格風險,中共的選擇性訊息屏蔽構成系統性風險。當政策制定依賴有缺陷的數據時,資源錯配問題將加劇。習慣於在官方數據、獨立調研和實地指標之間進行交叉驗證的投資者,如今在尋求可靠數據時面臨不確定性。
全球影響
這是中共內部治理的選擇,卻帶來了國際層面的經濟影響。推動低價出口壓低全球市場價格,給其它國家的製造業帶來盈利壓力。這些獲得了國家支持的企業往往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使得自由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對手難以應對。同時,中共地方政府為解決債務問題,調整政策以吸引外國投資者。雖然此舉能迅速帶來資金,卻可能對經濟穩定和制度信任造成長期損害。
戰略調整
中共的政策後果迫使外界改變與中共的互動方式,外資不能再簡單將中國市場視為高收益、不受政治影響的投資地。必須重新調整風險敞口,特別應優先考慮政治風險、補貼不確定性,以及合作機構可能突發的流動性限制。
貿易國家的政策制定者在調整利率、貿易政策或投資審查機制之前,必須對不可靠的中國經濟數據進行獨立核實。跨國公司有責任將營運韌性納入其中國戰略,為中共政策的突然轉向做好規劃,並在地方財政出現困難時,將潛在的地區性不穩定因素納入考慮之中。
真實的成績單
將中國經濟描繪成具有韌性,實則是掩蓋了其並非周期性波動、而是結構性的脆弱。人為操控的統計數據、政治驅動的信貸分配,以及逐漸加劇的財政枯竭,既不可持續,也不是良性發展。將官方說法當作事實會帶來金融風險,並導致戰略錯位。
中國表面上看似穩定,這得益於中共精心編造的統計數據和嚴格控制訊息的傳播。但這種「穩定」建立在隱性債務和不透明的金融操作之上,其核心脆弱不堪。對於世界各國領導人來說,結論很簡單:不要輕信中共的官方說辭,它不是對經濟的中立描述,而是粉飾太平的關鍵戰略敘事。#
作者簡介:Charles Davis是一名美軍退伍軍人、有情報背景的講師。他獲得的軍事獎項包括:兩枚銅星獎章(BSM)、國防部軍功獎章(Defense Meritorious Service Medal)、兩枚榮譽獎章(MSM)、北約服役獎章(NATO Service Medal)、伊拉克參戰獎章(Iraq Campaign Medal,ICM)、阿富汗參戰獎章(Afghanistan Campaign Medal,ACM)、沙特阿拉伯解放勛章(Saudi Arabia Liberation Medal)和科威特解放勛章(Kuwait Liberation Medal)。
原文:The Illusion of Resilience: China's Economic Recovery Masks Systemic Fragility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