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會昨日(5日)舉辦「香港頑治性抑鬱症圓桌論壇」,邀得立法會議員狄志遠博士、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臨床教授陳秀雯、利民會執行委員會成員及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趙半嵐博士、利民會臨床心理學家江偉賢博士、利民會高級經理兼資深社工蘇嘉寶,以及復元人士與照顧者代表等,進行跨專業對話,探討本港頑治性抑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簡稱TRD)現況、挑戰與應對策略。
與會學者及專家提出,應儘快對「頑治性抑鬱症」作出明確定義並建立官方統計,以掌握個案規模及資源需要。論壇引述最新估算,香港約有30萬名抑鬱症患者,其中約5.4萬人可能屬於頑治性抑鬱症,即在接受至少兩種常規抗抑鬱治療後仍未見效。主辦單位指,這群患者面對較高自殺風險、社會功能衰退及更重的醫療負擔,對家庭與醫療系統造成長期壓力。
陳秀雯表示,現行醫療系統在處理複雜抑鬱個案方面存在結構性困難,包括精神科門診診症時間不足、缺乏清晰治療路徑及個案統籌支援,令患者在嘗試不同藥物或治療過程中感到無力。她並指,頑治性抑鬱症成因複雜,涉及生理、心理及社會因素,不能依賴單一療法,需結合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與社區支援等多元介入。
論壇與會者建議擴大可及的藥物與治療選項、增設專責個案統籌職位、加強醫療與社會福利系統的協作,以及在學校與職場推動預防及友善支援措施。部份與會者亦建議參考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提出的基層「三層架構」支援模式,將早期介入與社區資源納入整體策略。
論壇強調,建立明確定義與數據、改善跨界別合作及資源配置,為提升頑治性抑鬱症的診治成效與減低相關社會成本的當務之急。@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