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數月提前出口,以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關稅後,中國10月份出口意外下滑,對美國出口連續第七個月大幅下滑。反映投資者對中美貿易關係破裂帶來的更廣泛經濟影響的擔憂,也給本已面臨年末增速放緩風險的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根據周五(11月7日)公布的官方數據,中國出口八個月來首次出現下滑,同比下降1.1%。彭博社調查的分析師此前預測中值為增長2.9%,僅有一位分析師預測出口將出現下滑。
10月份,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下降略超過25%,連續第七個月大幅下滑。而對歐盟的出口增長1%,這是自2月份下降以來的最低增速。
對其它一些主要市場的出口也有所下降,其中對韓國、俄羅斯和加拿大的銷售額均出現兩位數下滑。除美國以外,對其它所有市場的出口同比增長3.1%,為2月份以來的最低增幅。
10月份中國整體進口增速大幅放緩,僅增長1%,同樣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3.2%,並遠低於9月的7.4%增幅。表明國內需求疲弱,勞動力市場存在不確定性。
早期指標顯示,中國經濟10月增速有所放緩。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跌至六個月來最低點,顯示全球市場短期內已消化有限的中國商品,工廠業主報告新出口訂單顯著下降。
儘管上季度出口大幅增長,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一年來的最低水平,未來幾個月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
10月初,中美緊張局勢急劇升級,此前,由於北京大幅擴大對稀土金屬的出口管制,特朗普警告要對中國商品加徵100%的關稅。上周,特朗普在韓國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雙方同意將原定於11月10日到期的貿易休戰協議延長一年,此後緊張局勢有所緩和。
此前,自2月份中國新年假期導致出口活動放緩以來,中國出口每月都在增長,分析認為,這是因為美國買家趕在高額關稅生效之前,提前出貨的效應。但10月份一系列貿易指標開始回落,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在10月也降至4月份以來最低水平,表明企業產品出口下滑。
隨著美國從下周一開始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降低10%,中美貿易可能會在年底前出現回升。然而,這種回升效果可能有限,因為出口至美國的中國商品仍將面臨約45%的平均關稅,高於部份經濟學家認為會壓縮中國製造商利潤空間的35%,也仍然高於越南等國的商品關稅。
彭博經濟學家David Qu表示:「10月份出口意外下滑表明,在高關稅和全球貿易不確定性的影響下,中國的外部韌性開始減弱。凸顯北京繼續支持內需、防止疲弱消費拖累經濟增長的必要性。」
經濟學家估計,失去美國市場已使中國出口增長下降約2個百分點,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約0.3%的損失。#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