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中國各地電力現貨市場「負電價」不斷蔓延。日前多家媒體報道,2025年中國多地零電價和負電價逐漸從偶發走向常態化。專家指出,由於電力現貨市場全面鋪開,零電價和負電價逐漸頻發,背後則是中共各級政府通過補貼盲目推動新能源電力發展釀的苦果。

中國電力現貨市場負電價走向常態化

周一(11月10日)《南方能源觀察》以及《華夏能源網》等多家媒體報道,隨著中國新能源裝機持續增長且全面入市,以及電力現貨市場全面鋪開,2024年以來,電力現貨市場零電價和負電價逐漸從偶發走向常態化。

電力現貨交易是指通過現貨交易平台在日前及更短時間內集中開展的次日、日內至實時調度之前電力交易活動的總稱。

數據顯示,山東省於2019年首次出現-0.04元/度的負電價,2023年連續21小時負電價,2024年「五一」期間負電價達22小時。2025年1月,浙江連續兩日報出-0.2元/度的電價;4月蒙西電網最低至-0.004元/度。

尤其是四川省,今年9月20日至21日,四川電力現貨市場連續兩天出現全天負電價,實時均價分別為-0.0487元/度和-0.0493元/度,全天56個時段全部達到-0.05元/度的下限價格。

最為嚴重的是,山東負電價小時數在2023年、2024年已經連續兩年逼近1,000小時,2025年或將突破1,000小時。這是負電價較為嚴重的德國,全年負電價小時數的兩倍多。

清華大學電機系副教授郭鴻業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採訪時透露,截至2024年,山東日前市場(電力現貨市場中的主要交易形式,以一天作為時間提前量組織市場)和實時市場出現負電價的時間佔比分別約為11%和14%。

這裏的負電價是指,在電力現貨市場中,通過買賣雙方(發電企業和用電企業)的競價交易,供求雙方達到平衡點時確定的電力價格。這個價格使市場上願意購買的電量正好等於願意出售的電量。

國家能源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張燕秦近日的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負電價有可能會更頻繁出現。」「華夏能源網」上述文章認為,負電價會在更大範圍內、更頻繁出現,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郭鴻業也說,「在全面推動新能源市場化與取消強制配儲政策的背景下,負電價現象的常態化趨勢恐將難以避免。」

中共盲目發展新能源電力 釀苦果

截至2025年7月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20億千瓦,佔電力總裝機的60%以上,其中風電與光伏累計裝機達16.8億千瓦,已經超過火電裝機規模。但光電和風電等新能源的間歇性、不穩定性,導致其無法實時響應電網或者用戶需求,因而在電力現貨市場中缺乏競爭力,風光電已成為「燙手山芋」。

多位受訪者在接受《南方能源觀察》採訪時表示,部份時段出現零負電價本質上是電力系統結構性矛盾在市場化環境下發出的訊號,其根源在於電力規劃未能實現電源、負荷與電網之間的協同發展。

其中一位受訪者說,「規劃時往往片面追求單一電源品種的裝機規模與建設成本,未能充份評估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後帶來的系統平衡成本、備用成本和容量成本。這些隱藏成本最終通過現貨市場價格波動顯性化。」

最近5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增速顯著高於GDP增速。根據中共國能源局和統計局的數據,從2019年到2024年,中國GDP年均增長6.4%(鑒於中共統計數據造假的歷史,真實的GDP增速肯定更低),用電量從7.23萬億千瓦時增加到9.85萬億千瓦時,年均也僅增長6.4%,但中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從20.1億千瓦時,增長到33.5億千瓦時,年均增長10.8%。

新能源電力盲目發展的背後是政府的各類補貼。11月6日,中節能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披露,2025年1月至8月底,下屬光伏發電項目公司累計收到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23.19億元,其中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22.52億元。

9月5日,晶科科技發布公告稱,2025年8月,公司下屬光伏發電項目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6.46億元,其中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6.33億元。

此外金開新能也披露,2025年8月,公司下屬發電項目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9.39億元,其中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9.39億元。

地方政府補貼光伏發電的案例也非常普遍。據公開報道,陝西省西咸新區‌對2019-2020年併網項目補貼0.25元/度,2021-2023年項目補貼0.10元/度。‌‌

‌浙江省杭州蕭山區‌對企業屋頂分布式項目(裝機≥30kW)按0.2元/千瓦時補貼,連續60個月,單項目上限100萬元。‌

‌北京市‌對分布式光伏項目按用電類型給予發電量補貼,期限5年。‌‌

《大紀元》曾報道,某央企在2024年中工作會議總結中表示,近年來新增新能源項目有近40%無法實現承諾收益率,部份項目持續虧損,甚至投產即虧損,新能源已呈現出「增量不增利」局面。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華夏能源網,光伏電站收益走低甚至虧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近年來裝機猛增之下,各地發布了分時電價、新能源參與市場化交易以及限電停發等政策,刀刀砍向光伏,大量電站都陷入了無利可圖的困境。#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