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評局昨日(10日)推出2025年中學文憑試(DSE)甲類科目《試題專輯》。中文科報告顯示,考生在寫作常見同音字混淆及繁簡字誤用,例如「在」與「再」、「已」與「以」等。英文科方面,部份考生把「fill」(填入)誤寫為「feel」(感覺)。

試卷一閱讀部份,考生能力差異大,指定篇章《論仁、論孝、論君子》要求辨識哪句意思是「君子嚴於律己,小人常責他人」,正確答案為「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65%考生答對,但部份人錯答「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另一閱讀理解題要求填入與「低首斂眉」形成對比的擬人詞語,描述大馬路高樓的氣勢。得分率僅33%,多數考生雖捕捉對比意涵,卻忽略擬人手法,填寫「高聳」或「開揚」。較弱考生自行造詞,如「昂首張眉」、「挺胸展眉」或「柔慢」;表現優秀者則選用「意氣風發」或「趾高氣揚」。

試卷二寫作部份,錯別字扣分項僅少數考生滿分3分。最常見錯誤為同音或近音字混淆,如「在」與「再」、「已」與「以」;其次為繁簡字混用,亦有個別考生誤將「初」字部首寫成「示」部,或「試」字多添一撇。

乙部命題寫作提供3條題目,考評局指離題情況罕見,整體能扣題寫作。55%考生揀選「藏在泥土中的寶物」題目,多能闡述「寶物」珍貴之處,但對「藏在泥土中」的描述薄弱。例如,有考生描述將祖母編織的小熊玩偶埋藏在泥土裏,象徵對已去世祖母的釋懷,雖「珍貴」明確,卻欠缺「泥土」意涵深度。另一別出心裁作品以芭蕾舞夢想為題,描寫童年將舞鞋埋藏在泥土裏,因學習壓力一直不敢挖掘,象徵因壓力而疏遠志向。

整體來說,命題寫作部份得分率為50%,考生表現平穩;實用寫作題目,考生平均得分為55%。考評局建議考生平日閱讀多留心細節,連繫生活經驗,才能準確理解文章精華。

英文科串錯fill作feel

英文科報告顯示,部份考生在作答卷一閱讀卷的詞彙題及開放式題目時,將發音相近的詞彙混淆,例如把「fill」(填入)誤寫為「feel」(感覺),或將「world」(世界)寫成「word」(單詞)。

寫作卷要求考生撰寫網誌文章,描述近日實行7天素食生活的經歷,並討論是否持續此習慣。報告指出,個別考生將「vegetarian」(素食者)錯認作「vegetables」(蔬菜),因而將內容偏向農業耕作,而非題目指定的飲食體驗。

在說話卷中,能力較低的考生無論對他人意見持何立場,均慣用「I agree with you」(我同意你)作為應答。由於無法跟上討論步伐,他們往往處於被動位置。語法錯誤常見如「Hong Kong have」(應為has)及「people is」(應為are);部份考生以不當方式展開對話,例如聲量過高。

考評局建議考生平日與同學討論時事及全球議題,透過閱讀書籍、觀看電影或紀錄片認識本地與國際文化,並留意全球和本地新聞,從而累積廣泛的主題詞彙,以清晰表達個人觀點;考生需注意自身語法問題,並在口語表達時即時更正。@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