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先前對「台灣有事」論的發言,指若台海發生衝突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這一表述引發中共強烈反彈,認為是暗示日本可能以武力介入台海衝突,中方進而祭出一系列包括旅遊禁令等措施來予以報復。

專家分析,中共使用各種手段來打壓日本,日本始終表現得冷靜克制,並重申不會撤回「台灣有事」論。而中共的抵制措施,反而讓高市的民調不降反升。美國駐日大使也強調美日同盟,台灣民意則支持美日民主聯盟。

日政府重申:不會撤回「台灣有事」論

11月18日,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到北京與中共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舉行了磋商。中共外交部稱,中方再次就高市早苗錯誤言論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嚴肅敦促日方收回錯誤言論。

不過,同一天傍晚,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重申,不會撤回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的相關答詢內容,「這並未改變政府的既定立場」;並就中共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發表不當言論再次提出強烈抗議。

此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7日在國會答詢時表示,「台灣有事」恐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日本可能採取軍事回應。隨後薛劍在X帳號上發表涉及「斬首」言論的帖文,引起各界側目及日方強烈不滿,中日關係跌至冰點。

高市11月10日對國會表示,日本政府對「存亡危機事態」的既有口徑沒有改變,但堅持不撤回此前答辯言論。

日本大阪府知事、日本維新會代表吉村洋文18日接受關西電視台訪問時力挺高市,表示首相的發言沒必要撤回。吉村坦言,對觀光業者來說會造成影響,但不限於這次而已,未來還會再次發生。他說,「這就是中國這個國家的『國家風險』(Country Risk)。」

日本駐中國大使館發布「安全對策」,呼籲日本公民在中國外出時務必提高警惕。

國民民主黨揆玉木雄一郎也表示,高市的發言很難收回,因為被問到美軍遭攻擊的狀況,這只是討論法律層面的落實。

分析:日本冷靜克制 和緩解決外交衝突

對此,日本資深媒體人、印太戰略智庫行政總裁矢板明夫對《大紀元》表示,從日本派出外務省局長去中國進行溝通可看出,不管中共用各種各樣的手段,日本一直表現出非常克制、非常冷靜的態度。

「但是面對中共各式各樣在經濟上的打壓,還要考慮到在中國境內日本人的安危,日本企業的風險等等,這些都是現在日本外交要處理的難題。」

矢板明夫說,外交並不是你跟我鬥狠,我跟你更加鬥狠的問題,是需要用比較巧妙的方式與智慧來解決問題。

日本當局原本計劃在11月22日至23日在南非舉行的G20峰會期間,藉由高市早苗與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談,緩和雙方緊張關係。但中共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毛寧17日已明確表示沒有會見的安排。

台灣政戰學院前院長余宗基,也肯定日本是採取一種比較和緩解決外交衝突的模式。他對《大紀元》表示,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言論,是從安倍以來「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對中的政策,只是詮釋權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中共沒有辦法接受罷了。

余宗基進一步說,高市也強調要跟台灣建立準安全同盟的意願,還有所謂單一戰區這樣的主張。這對中共來講,美國已經夠難處理了,現在日本也要加入不排除用軍事手段來協防台灣,對中共想要處理台灣問題將會造成極大的阻力。

余宗基說,這也就是為甚麼中共現在用鋪天蓋地的輿論打壓日本,特別是以商逼政,採取各種方法打擊日本。

中共發「禁日令」 步步升高恐嚇

連日來,北京持續升高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的反制。北京近日罕見發布「禁日令」,要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

中共最新通告稱,從18日起連續八天,每日上午8時至晚間6時,將在黃海南部展開長時間實彈射擊演練並禁止船隻進入,對日本釋出明確警訊。新華社則發狠話稱:「一言可興邦,也可喪邦。」

四川航空17日通知與其有合作關係的日本業者,取消2026年1月1日至3月28日間成都—札幌航線所有航班。而春秋航空、九元航空也被中國民眾發現取消了廣州往返大阪等航班。

中國人約佔所有赴日旅客的四分之一。不過,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目前旅行社尚未觀察到明顯的航班或飯店取消潮。

另據共同社報道,中國江蘇省徐州市15日以電子郵件通知與其有姐妹關係的日本愛知縣半田市,取消徐州市代表團原定訪問半田市的計劃,理由是「有重要公務」。

中共抵制措施難奏效 高市民調不減反升

對於高市針對台海議題引起的後續爭議,《朝日新聞》15、16日在日本境內進行的電話民調,結果顯示高市早苗的支持率達69%,比10月內閣剛成立時首次的民調支持率還高。

這同時也打破預測,因為通常慶祝行情消退後,第二次民調都會出現下滑,但是高市內閣的情況卻相反,呈現不減反升的情況。

對此,余宗基認為,北京一味升高對日本的壓力,其實對中國來講反而不利。因為日本反中的意識本來就非常高漲,中共外交官揚言要斬首高市,然後又是海巡去圍釣魚台(尖閣諸島),又是黃海軍事演習。就是想用軍事手段營造日本對戰爭的恐懼。

「但是民主國家是當外部的威脅越大時,內部會越團結的,所以我們看到高市最近國內所有的民意支持度都非常高。」

余宗基認為,中國的經濟不行,它的愛國心也正在潰散,要恢復民族主義對共產政權的支持就是升高對外的這種仇恨,尤其是對日本。所以,未來不排除抵制日貨,或者擴大在國內示威抗日,這樣一種升高民族情緒的手段。

美國駐日大使強調美日同盟 台灣民意站美日一方

對於近日中日兩國因為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而變得緊張,美國駐日大使格拉斯(George Glass)11月17日以英文和日文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強調美日同盟堅定維護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決心。

帖文還附上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高市早苗上月於橫須賀海軍基地登上美國航母「喬治華盛頓號」(USS George Washington)的照片。不過,截至目前,特朗普總統尚未對中日的外交衝突做出評論。

余宗基表示,特朗普總統向來處理外交衝突都是站在一個戰略的制高點,這個制高點讓他可以在兩面協商。像俄烏戰爭也是讓北約盡情去處理,然後他時不時地放出善意給普京,說你隨時可以來談。

「非常明顯就是一個離岸戰略平衡的策略,就是他第一時間不會介入中日之間的紛爭,但是他會透過外圍,像美國駐日大使去支持高市這樣一個言論。」「他的聰明所在就是讓雙方都會覺得特朗普是一個可以居中仲裁或協調的人,如果他一開始就選邊站,就會失去一個靈活仲裁的戰略角色。」余宗基說。

台灣總統賴清德17日表示,美國已表達對高市首相言論的肯定,台灣的政治人物,特別是在野黨,應尊重日本國內政治,不宜負面解讀。

余宗基表示,台灣最新的民調,支持跟中國統一的只有13.9%,絕大部份都是希望維持現狀。可以看出來絕大部份的民意,還是要站在美日同盟民主陣營這一方。#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