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總主辦的「維港泳2025」今早(22日)舉行,逾3,700名泳手由灣仔金紫荊廣場公眾碼頭出發,游至尖沙咀星光大道終點,全程約1公里。「競賽組」分別由冼展霆、聶芷彥奪得男女子組冠。首次參賽的「女飛魚」何詩蓓在女子組獲亞軍。
維港泳去年因超強颱風「銀杏」取消,今屆設有賽事共設4,000個名額,當中3,700人屬優悠組。「競賽組」男、女子組於早上7時半先後落水,「優悠組」則在7時45分起分批下水。
冼展霆及聶芷彥男女子組套冠
冼展霆以17分48秒60在男子組摘冠,他坦言,覺得今天的表現還能更好。他解釋,這次望終點的決策做得不好,中間有段時間看得不太清楚,導致只在開始的兩三百米左右以全速游,之後都只能用中速。他說要確保盡力,也要看清終點,否則自己拚盡全力,卻游錯方向便麻煩了。
女子組聶芷彥以19分18秒83奪女子組冠軍,她滿意自己的整體表現。她第5次參加,認為比起以往有做得更好的地方,也覺得自己的實力提升了很多,游起來不會特別吃力。她形容,現場看似風平浪靜,但水流其實頗大,有一定程度的挑戰,幸好自己游慣不同狀況的海域,所以都能駕馭到。她又說由於自己一開始的速度比較慢,因此儘量跟在別人後面游,以節省體力。
何詩蓓今年首次參與,聶芷彥說與對方相比,自己的優勢可能是海游的經驗多一點,更熟悉在海裏需要抬頭觀察,不會影響到整個游泳的節奏。
何詩蓓:好多未知數「靠感覺」
首次參加渡海泳的何詩蓓表示,難得今年在港,便趁機與教練和隊友一起參與。她覺得這是一個好的體驗,但承認「都幾辛苦」。
她解釋,維港泳與在泳池有很大分別,在泳池中,所有因素都受控,例如水溫、水流,轉身時間等。但是游海時,有很多未知因數,由於視野有限,無法看見水底,又要留意高樓大廈位置去定位,加上要兼顧很多因素,很難知道當下的方向,容易迷失,「以為自己已經游了一半,但好像游來游去都未到終點」。何詩蓓說,很多時候要「靠感覺」和留意前方的選手,跟隨她向前游。
何詩蓓最終在競賽女子組獲得第二名,她很滿意成績,目標是進入首五名。又說自己本身未為比賽訓練,亦沒有策略,純粹是挑戰自己,形容這是一個好經驗。如時間許可,她會再次參與。
泳總望擴到5千至1萬人參與
今年的「優悠組」設有「同行者」安排,無論本地或海外泳手,均可與最多3名泳手組隊,並以「團體」形式報名及進行抽籤。中籤隊伍的所有成員都會被錄取,並安排在相同時段下水。
中國香港游泳總會會長王敏超賽後見記者時表示,今次實際下水人數是十餘年來最多,泳總長遠希望參賽者能突破一萬人。
他指,維港海面足夠寬廣,現時賽事佔用的只是小部份泳線。但香港現時並沒有足夠的救生員支撐更大規模開放海域賽事,相信有足夠數量救生員,便可在現時路線外另設一條賽道。王不排除引入大陸救生員,他稱大陸救生員與本地救生員一樣,會加入國際救生總會,受訓標準大致一致。@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