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參加紀念胡耀邦冥誕110周年的同一天,中共軍網報道了據信掌握軍隊實權的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的動向。這一天,他「應邀」前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並與俄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舉行會談。

報道指雙方圍繞兩國兩軍關係、國際地區形勢和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並就加強高層交往、深化務實合作等達成共識。

同日,俄通社也報道了兩人的會晤。別洛烏索夫表示,俄羅斯國防部希望與中方規劃防務領域合作發展的新藍圖。別洛烏索夫還稱「俄中軍事合作建立在互信和理解彼此利益的基礎之上」,「俄中軍事部門開始實現兩國高層達成的協議,顯著增加了海陸空聯合作戰培訓和軍事培訓活動的數量」。

顯然,中共軍方報道兩人會談內容是泛泛而談,而俄通社則點出了雙方將在防務領域展開新的合作和業已實施的合作。軍事防務是一個比較廣泛的領域,通常包括軍事組織結構、武裝力量、軍事戰術和軍事工業等多個方面,而中俄合作應主要是在軍事戰術和軍事工業方面。

根據中共外交部11月21日的消息,11月18日至20日,中俄在莫斯科分別舉行了外太空安全、導彈問題、人工智能等三場司局級磋商,就共同關心的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同樣未提及具體商談內容。

針對中共說的磋商「導彈問題」,俄外交部官網消息說的是雙方就反導防禦及戰略穩定問題舉行了磋商,「包括聯合分析對全球及地區安全構成戰略威脅的相關破壞性因素,並就化解路徑交換意見」。雙方「對相關領域對話協作水平表示滿意,並同意繼續深化合作」。

針對中共說的磋商「人工智能」,俄外交部官網消息的表述是「俄中人工智能技術軍事應用磋商在莫斯科舉行。會談表明,雙方在此問題上擁有高度共識。雙方皆有意在該領域進一步擴大對話和合作」。

從張又俠和中共代表團前往莫斯科與俄軍方會談的內容看,中共正意圖與俄合作,加強自己的導彈防禦系統,探討人工智能在軍事上的應用等。畢竟在當下正被世界孤立的情況下,中共只能與俄羅斯抱團。

眾所周知,特朗普在二度入主白宮後,以關稅為手段對中共實行階段性打壓,同時加快在經濟、能源、高科技等方面與中共的脫鉤。軍事上,針對中共在東海、台灣海峽和南海等爭議海域的挑釁行為,美國也以強硬姿態回擊。

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今年3月曾前往亞太所有美軍基地,告訴美國軍人將以中共國作為美國國家頭號敵人,隨時準備與中共國開戰,而開戰的基礎是在台灣被入侵。他同時呼籲亞太地區國家加強防禦合作,以遏制中共的侵略行為。

不久前,特朗普總統訪問日本,與日本新當選首相高市會晤,美日同盟關係進一步提升。11月7日,高市在眾議院答辯時稱,「若台灣遭受武力攻擊,且涉及武力行使,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狀態』。」通俗說就是如果中共攻打台灣,日本不會坐視不管。

高市的公開表態讓中共很不爽,於是採取了一系列抗議之舉,包括外交官公開謾罵、插兜送客、禁止中國遊客前往日本、禁止日本水產入境,等等。此舉反而讓日本民眾更加支持高市,也讓世界再一次看到了中共的無恥嘴臉,而高市政府業已公開表態不會收回所言,美國亦表態力挺高市。

一心將台灣早已視為囊中之物的中共,對於美日的護台之舉,惱怒但無法忽視。中共必須考慮的問題是:如果武力進攻台灣,如何應對美日軍事力量?中共大陸軍事目標、權力中心如何能不被打擊?這大概也是中共在導彈防禦系統尋求俄羅斯幫助的動因,畢竟俄羅斯防禦系統還經歷了俄烏戰爭的檢驗。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主要的導彈防禦方式分別是陸基中段防禦和海基防禦系統,而俄羅斯戰略反導系統主要是S-400防空反導系統。中共的防禦系統究竟能攔截多少導彈,由於缺乏實戰,中共心裏也沒底。

而俄烏戰爭爆發後,S-400作為俄羅斯防空系統的主力部署到了俄羅斯邊境、克里米亞半島以及烏克蘭佔領區,負責保衛機場、指揮中樞、交通樞紐等重要設施。其遠距離殺傷力對烏克蘭空軍戰機構成了嚴重威脅,迫使其在衝突初期減少了對前線的直接空中支援。但隨著烏克蘭開始大規模使用無人機和巡航導彈,S-400的攔截能力受到了挑戰,至少有五套 S-400防系統被烏克蘭軍隊摧毀。不過,俄羅斯究竟能將多少軍事技術「賣」給中共,尚未可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張又俠前往俄羅斯並無與普京會見的報道,相關新聞也未提到習與普京以及中俄關係。這與兩年前的莫斯科之行大不一樣。

2023年11月,在北京香山論壇結束一周的時間,張又俠就突然飛往莫斯科,並先後與俄國防部長紹伊古、普京會晤。當時根據中共官媒報道,張又俠稱「發展永久睦鄰友好、全面戰略協作、互利合作共贏的中俄關係,是符合歷史邏輯的戰略抉擇」,中俄關係高水平發展是在習和普京的「戰略引領下」,「中方願與俄方共同努力,積極應對各種安全威脅和挑戰,攜手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紹伊古也表示「俄方願與中方持續深化務實交流合作,不斷鞏固提升兩國兩軍關係水平」等。

應該說,彼時張又俠飛往莫斯科是代習向普京轉達某些訊息。在與普京會晤時,俄通社的報道較中共軍報更為具體,即普京表示:一、俄中不會仿傚冷戰時期的模式建立任何軍事聯盟。二、俄中在軍事和軍事技術領域的接觸正在邁上新台階,在軍事技術領域的合作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太空或現代武器方面的高科技領域合作。三、針對美歐,俄中包括通過定期舉行海上和空中聯合演習,提升合作水平。

從中俄雙方的報道看,皆突出強調中俄關係與冷戰時期的同盟關係不同,中俄加強軍事合作只是為了保證自身的安全,應對西方「製造的緊張局勢」。或許這正是當時習赴美與拜登會晤前意圖「澄清」的事情,以此向美國示好,但暗中還是更看重與俄的關係。

此外,2024年10月別洛烏索夫訪華時,張又俠也提到要「落實好兩國元首重要共識,保持高層密切交往,深化拓展兩軍關係」等。

然而,兩年後,在張又俠赴俄的軍方報道中,根本不提習或「兩國元首」,只泛泛提到雙方會談內容,這又一次印證習的地位確實早已發生了變化。至於張前往莫斯科加強中俄軍事合作,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中共續命,維持中共政權。只是逆歷史大勢而行的中共,再怎麼想續命,也不過是痴心妄想罷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