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內政部11月20日發表題為《更公平的定居途徑》(A Fairer Pathway to Settlement)諮詢文件,建議大幅提高移民人士申請永久居留的門檻。例如,申請人須住滿10年、英語水平須達到B2級別、每年收入須多於12,570英鎊(約12.8萬港元)。雖然文件表明BNO簽證港人「住滿5年可申請永居」政策不變,但新增其它要求隨即引起居英港人不滿,批評英國政府突然「搬龍門」增加永居難度。
諮詢文件指,2021年至2024年間,英國淨移民人數增加了260萬人,在當地每30人之中,便有1人是在這4年內抵達當地;在2026至2030年間,預計有160萬人獲得永久居留權,2028年高峰期達45萬人。內政大臣馬曼婷(Shabana Mahmood)批評這是前保守黨政府遺留的問題,導致社會分裂、社區壓力及財政負擔。
因此,她引入「賺取定居權」(earned settlement)模式,聲稱永居不再是自動權利,而是要「賺取」。所有申請人必須具備零犯罪紀錄、高標準英語能力(B2級別)、持續且可量化的經濟貢獻(過去3至5年,每年收入多於12,570英鎊),以及在英國無任何未償還債務。這些必要條件並非今次諮詢項目,將於明年內直接實施。
文件建議把大多數人的永居資格期從5年大幅延長至10年基線,因應不同因素縮短或延長資格期,例如高收入、高納稅者、在公共服務擔任高級職位、參與大量義工服務可扣減一定年期;相反,曾經領取福利金、非法入境者則延長年期,而難民須住滿20年才能申請永居。
BNO簽證維持5年永居
諮詢文件表明,英國公民、BNO簽證港人的配偶及受養人維持的永居資格期繼續維持5年,這項規定不屬今次諮詢範圍。不過,英國內政部回覆本報記者查詢時表示,BNO港人將來須通過提高後的英語要求,預期絕大部份BNO港人已經達到該水平;同時,BNO港人須符合每年收入要求,這部份屬今次諮詢範圍。內政部強調,隨著諮詢的展開,會為BNO簽證持有人提供更清晰的指引。
根據諮詢文件,BNO簽證計劃在2021年推出,2026年將有9.2萬BNO港人申請永居,2027年跌至5.4萬,2028年至2030分別為2.6萬、1.6萬及7千人,合共19.5萬人。
目前,英國政府網站仍顯示,BNO簽證港人連續住滿5年可申請永居,18至64歲的申請者須通過「英國生活測試」(Life in the UK Test);以及證明具備至少B1級別的英語「說聽能力」;政策並無規定每年收入貢獻,而屬於B2級別的Trinity College London ISE II考試則考核閱讀、寫作、說話、聽力四個能力,比B1級多。
《更公平的定居途徑》諮詢期為12個星期,公眾可到政府網站填寫問卷,明年2月12日截止。
BNO港人不滿「搬龍門」
2022年3月持BNO簽證移居英國的陳伯接受本報訪問時,對英國政府近期增設多項新條件表示強烈不滿,認為有關安排與最初「歡迎香港人回家」的承諾不符。對於當局計劃將英語能力要求由B1級提升至B2級,陳伯認為若一開始便訂明B2水平,港人無話可說,但現時中途改變條件,形同刻意刁難,他無法認同。至於設入息要求作為申請永居的條件之一,陳伯同樣認為完全不合理,無法接受。
陳伯提到,英國政府對政治難民的保護令人失望。例如,曾有香港抗爭者申請難民庇護被拒,英國當局給出的荒謬理由竟是「既然你認為香港的政治環不能令你安心生活,為何你不嘗試去中國大陸生活?」他批評,要求難民居英滿20年才可申請永居極之荒謬,反映自稱民主國家的英國對政治難民的保護未盡全力,甚至有拒絕之意。
2021年8月持BNO簽證移居英國的Amanda支持維持現行住滿5年可申請永居的要求,但對其餘擬收緊的永居條件持反對態度。她批評英國政府在港人即將符合申請資格之際才大幅更改規則,完全違反合約精神。當年港人正是因為接受英國政府最初提出的條件,才選擇以BNO途徑移居英國。若英國政府尊重合約,就應該維持當時已清楚列出的所有條件。
籲關注政治難民情況
一名持BNO簽證、已來英一年的「詹斯」則認為,將英語要求由B1提升至B2合理,因為B1級考試只涵蓋「聽說」,欠缺「讀寫」,若讀寫能力不足在英國生活時難以應付文件及尋求協助。不過,他強調政府必須提供相應支援,尤其是給在職人士資助上英語課程的費用,以及為長者、讀寫障礙者或殘疾人士提供豁免安排。
關於擬設每年收入要求,他表示強烈反對,指雖然該數字相對最低工資不算太高,但對學生、家庭主婦、需照顧長者的家庭成員及退休人士構成嚴重影響;學生為達收入門檻勢必犧牲學業;家庭主婦若被迫外出工作,子女或長者將無人照顧,可能導致兒童被獨留或長者出事,後果嚴重。
至於政治難民申請永居須居英20年的建議,他同樣強烈反對。他建議真正因政權迫害而來的政治難民,例如經歷反送中的香港人或受俄羅斯侵略的烏克蘭人,應獲5年永居的待遇;20年要求只應適用於非政治因素的偷渡者,不應混為一談。
他呼籲BNO港人團結發聲,同時關注及支援正申請政治庇護的香港抗爭者,因為他們面對的不確定性比BNO群體更大,情況更為嚴峻。
港人組織辦遊行反對
「Re-Water」、「港援」、「Sutton藝文社」、「列斯手足連線」等逾十個英國港人組織發起12月6日(星期六)遊行,下午1時半將於倫敦市中心Piccadilly Circus集合,途經首相府唐寧街10號,最終抵達內政部,表達對擬修訂BNO簽證及政治庇護政策的強烈不滿。
4項訴求包括維持BNO港人原有定居條件,包括語言能力要求、無收入門檻;為任何改變設立合適過渡期;確保現時在英國的香港政治庇護「手足」與公約難民維持居住5年的定居申請條件;立即否決中共前皇家鑄幣廠「超級大使館」計劃。
另外,英國國會「後座議員事務委員會」(Backbench Business Committee)將於11月25日就移民白皮書對BNO等簽證途徑影響舉行辯論,雷丁港人組織「Reading Hongkongers CIC」發起「一人一信」行動,呼籲在英港人儘快向國會議員發出電郵表達意見。「Sutton藝文社」亦發起緊急聯署,呼籲議員在辯論中為香港人爭取維持原有定居要求。@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