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太陽系邊緣歐特雲(Oort Cloud)的「ATLAS」彗星C/2025 K1(ATLAS)在抵達近日點後,發生壯觀的爆炸性解體。
奧地利天文攝影師邁克爾‧耶格(Michael Jäger)發布了延時動畫,彗星解體為多個碎片的罕見畫面首次清晰呈現。(點擊這裏觀看相關影片)
這顆彗星因其彗髮和彗尾散發出的罕見金色光芒而聞名,被天文界稱為「另一個ATLAS」,與近期備受矚目的星際天體3I/ATLAS同名,但兩者僅是被同一觀測網絡——小行星撞擊末端警報系統(ATLAS)探測到,並無實質關聯。
「死亡之舞」畫面
C/2025 K1於今年5月被ATLAS望遠鏡網絡發現。這顆彗星於10月8日到達近日點,距離太陽約5,000萬公里。
天文學家曾預測,此次近距離飛越太陽,對彗星脆弱的結構造成巨大的引力壓力。儘管它在10月份看似毫髮無損,但在11月13日,在一次突如其來的亮度激增之後,彗星結構崩塌,最終瓦解。
耶格的延時動畫記錄了彗星最初分裂成三個主要碎片,隨後還有更小的第四塊碎片剝落。這些碎片在太空中緩慢分離,為觀測者帶來一幅獨特的「死亡之舞」畫面。
研究人員原本希望在11月25日彗星最接近地球時對其進行更深入的探測,但彗星解體使得這一計劃難以實現。然而,擁有高性能望遠鏡的觀測者,仍有機會在獅子座捕捉到這些彗星碎片。
罕見「金色」與科學價值
C/2025 K1之所以能夠發出特殊的金色光芒,與其極為罕見的化學成份息息相關,這為研究太陽系外的彗星成份提供了寶貴線索。
亞利桑那州洛厄爾天文台的研究報告指出,這顆彗星的彗核中嚴重缺乏常規彗星中常見的含碳分子,例如氰化物和一氧化碳。正是這種化學物質的缺失,導致它發出獨特的金色光芒。
在已知彗星中,C/2025 K1的含碳分子含量之低極為罕見,這賦予了它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與來自太陽系內歐特雲的C/2025 K1相比,來自太陽系外另一個恆星系統的3I/ATLAS已於10月29日順利達到近日點,目前正飛出太陽系,結構穩定。#
(本文參考了Live Science、Spaceweather.com等報道及天文觀測資料)
--------------------
向每位救援者致敬
願香港人彼此扶持走過黑暗
--------------------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