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電動(自行)車銷售市場出現異動,據媒體報道,疑似出現一波門店「閉店潮」。有商家坦言,面對即將到來的電動單車新國標全面實施日期,他們陷入了「舊國標車不敢賣,新國標車進不來」的窘境。
上海近期出現電動單車銷售門店集體關門的現象,有商家直言相關現象已超過一周。也有商家說,約九成銷售門店目前都處於關閉狀態。
媒體在當地拍攝到的照片也顯示,許多門店都是大門緊閉。
據《齊魯晚報》報道,這次閉店潮主要原因是中國電動單車新標準即將在12月上路,商家面臨「庫存車不敢賣,新款車進不到」窘境,因此索性選擇關門,掛起「暫停營業」牌。
新版《電動單車安全技術規範》(簡稱新國標)已於今年9月1日起生效,並設定了過渡期:舊國標車允許銷售至2025年11月30日,從12月1日起,將全面停止銷售舊國標車。
面對銷售「大限」,許多商家選擇關門避險。他們擔心,一旦售出不符合新國標的庫存車,消費者可能面臨車輛無法上牌的困境,進而引發退貨潮,商家自己也可能因違規銷售而面臨巨額罰款。
這種不確定性導致市場在舊車不敢賣、新車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出現了短暫的「供給真空」和門店集體閉鎖現象。
包括愛瑪、迪雅等傳統品牌,以及九號、小牛等新勢力品牌,目前都未實現新標準車型的大規模鋪貨。
商家無奈說:「關著可能虧了個房租,但是你開著萬一被檢查了罰款,那就不知道罰多少錢了。」在不確定風險下,關門成為商家唯一能做的選擇。
然而,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同的應對策略。極目新聞11月26日報道,日前走訪了上海多家電動車門店,發現多家仍處於正常營業狀態,但經營情況各異。部份門店已上架新國標電動單車。也有門店在售賣舊國標車。同時,有商家透露正在積極清倉存貨,並計劃明年不再從事電動車銷售業務,顯示出部份中小商家在標準轉換期面臨的巨大壓力與轉型意願。
總體而言,隨著12月1日大限將至,上海電動單車市場正經歷一場關鍵的洗牌與轉型。#
--------------------
向每位救援者致敬
願香港人彼此扶持走過黑暗
--------------------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