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美國聯儲終於加息了,而且留下了一個比市場想像更鷹派的會後聲明。聯儲加息,本無太多懸念,上周資產價格也照著加息的邏輯往上炒,美股繼續刷新紀錄,美債利率繼續走高,對政策利率最敏感的兩年期國債利率攀上1.3%—2009年8月以來的新高。美元匯率氣勢如虹,對歐元、日圓、人民幣均刷下若干年的新紀錄,新興市場貨幣哀鴻遍野。全球範圍內,資金拋售債券,搶入股票,看好美元資產,資產配置大移倉仍在進行中,並可能持續到明年。OPEC與非OPEC就減產達成協議,石油價格一度高歌猛進,不過布蘭特石油期貨很快失去動力,轉升為跌。黃金資產仍是醜小鴨,ETF走資之下金價繼續下挫。
美國聯儲一如預期,提高聯儲貨幣基金利率25點。有趣的看點有幾個:1)耶倫強調,加息應該被看成是對經濟增長有信心;2)耶倫似乎表露貨幣政策的運作空間有限,現在到財政政策接手的時候了;3)公開市場委員會的利率點陣圖預計明年加息三次,多過市場預期。看點1)基本上就是市場的特朗普通脹故事,貨幣當局加以背書。看點2)值得留意,看來耶倫已擺脫對連任的患得患失,將以素顏來運作其政策,聯儲的貨幣正常化將繼續甚至加快,但是能否擺脫QE,取決於財政政策能否對經濟提供足夠、持續的支持。如果筆者對此的判斷正確,資金會在2017年加速流向美元區。
相對於聯儲加息,筆者認為LIBOR的上升更值得關注,這標示著全球資金成本環境的變異。3月期LIBOR利率上周突破1%,比起去年11月的0.3%,攀升幅度可謂驚人。這裏面當然有聯儲政策因素,同時也反映了市場的預期和槓桿的變化。資金市場認為全球範圍內的無限度QE已經告一段落,央行緩慢收水可能是大趨勢。缺少了央行的單邊護航,資金的風險意識自然上升,回撤槓桿成為條件反射,這便是近期債市和貨幣市場所發生的調整。從一個單邊市場移回雙邊市場,動盪不可避免地增加,甚至不排除因為看錯市而爆出個體信用危機。筆者在2016年初曾經警示黑天鵝風險增大,看來2017年也是一樣,極端的環境和極端的槓桿,在政策、政治或數據異動下容易產生極端的價格波動。
本周進入歐美聖誕假期,金融市場成交量會大幅萎縮。本周沒有事先預知的重大事件,日本銀行的例會應該不對市場構成影響。◇
(以上觀點僅為作者個人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