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路易十四時期畫壇革新思想的引入者,查爾斯·德·拉·福斯(Charles de La Fosse) 的畫作體現了那個偉大時代藝術創作的演變進程——從他學院派的老師查爾斯·勒布倫(Charles Le Brun),到開啟法國洛可可風潮的他的密友安托萬·華托。儘管在前兩個世紀幾乎被人遺忘,但福斯依舊在藝術史上扮演了要角,被譽為路易十四執政期間最好的畫師,參與了當時所有偉大的歷史性裝飾工程,從杜伊勒里宮到凡爾賽宮。
查爾斯·德·拉·福斯(Charles de La Fosse,1636~1716年)長達80年的人生和職業生涯與路易十四時期幾乎完全重疊,密不可分。受益於王室持續的支持和畫家本人的天賦,福斯獲得了非同凡響的成功。
福斯的才華是多方面的,既根植於學院派大師如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年~1665年),又通過接觸威尼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主要畫派之一,以喬爾喬內Giorgione 和提香Tiziano Vecellio 為代表,吸收了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畫家的精華,色彩上更大膽創新,風格更生動明快)和弗拉芒畫派的繪畫藝術而變化,創造出輕盈迷人、色彩繽紛的風格。在當時畫壇裏古典主義的普桑派和巴洛克風格的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派的紛爭中,福斯主張色彩比線條重要,他的觀點深深影響了18世紀的法國藝術及收藏。 畫家以雕塑般精確逼真的人物神態、樸實對稱的構圖和用光、祥和的色彩,表現天國世界的光明壯觀。以下就欣賞他眾多展現神蹟的畫作吧。◇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