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來襲期間,不少民眾宅在家齊力防疫,卻狂用電子產品,不只眼睛首當其衝,甚至連皮膚也鬧出「災情」。皮膚科醫生表示,雖然因為防疫而減少出門,但是皮膚還是要照顧好,否則恐引發一些皮膚問題。

狂用電子產品引發的皮膚問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生洪郁婷說,許多民眾以為防疫減少外出,可以省略皮膚防曬和保養步驟,其實居家防疫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增多,也可能引發下列4種皮膚問題。

1.緊盯螢幕造成藍光催人老

不只紫外線(UV)照射會讓皮膚產生色素沉澱、破壞膠原蛋白,其實電腦、手機螢幕的藍光會深入到皮膚更深層,產生氧化自由基,造成光老化。長時間盯著螢幕,傷肌膚也傷眼睛,務必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此外,有一些窗戶雖然能阻擋UVB,但無法阻絕波長較長的UVA和可見光,所以居家也要做好防曬工作。

建議可挑選物理性的礦物型防曬品,含有二氧化鈦或氧化鋅成份,不僅能阻擋UVA、UVB,也對可見光有一定的防護力。

2.手提電腦放腿上烤出網狀紅斑

有一些民眾會將手提電腦置於大腿上使用,這樣如同用熱源烘烤皮膚,長期下來會造成皮膚表層血管擴張,紅血球溢出皮下組織,導致網狀紅斑,久了會形成色素沉澱,這樣的網狀紅斑被稱為「火逼性紅斑」。建議民眾不要為了一時方便,將手提電腦置於大腿上使用,以免傷害皮膚。

3.接觸含金屬電子易起疹發癢

手機、手提電腦、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通常含有「鎳」的成份,有過敏性皮膚炎的人頻繁接觸這些產品,容易在接觸部位引起皮膚發癢、紅疹和脫屑。另外,對於金屬鎳過敏的人,食用含鎳較高的食物(如玉米、蛤蜊、堅果等),可能會引起全身性過敏性皮膚炎,造成汗皰疹。因此知道自己對金屬過敏的人,應避免使用相關產品和食物,如果不確定過敏原,可以前往醫院做貼膚測試。

4.熬夜上網容易冒出熊貓眼

居家防疫期間,作息容易變得不規律,熬夜上網玩電動、追劇,眼睛長時間看著螢幕,會讓眼睛周圍血液循環變差,有可能導致眼周暗沉,形成俗稱的「熊貓眼」。因此無論從健康角度或護膚原則來看,都應養該成規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

其它皮膚問題的 叮嚀和建議

洪郁婷補充說,除了過度使用電子可能衍生皮膚問題,為了做好防疫自我保護,也容易產生皮膚狀況,最常見的就是過度清潔雙手或使用酒精,引發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所以記得洗完手後要擦乾雙手,並擦上凡士林或護手霜保養,在努力做好防疫的同時,也別忘了愛護自己的雙手。

洪郁婷提醒民眾,戴口罩容易冒出青春痘、酒糟肌,務必每天更換口罩,並減少使用化妝品。居家防疫期間,如果因故不慎皮膚出現傷口,應保持乾燥,用生理食鹽水做基本清潔,不宜使用雙氧水刺激;傷口周圍有紅腫熱痛的情況,建議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叮嚀和建議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