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區龍舟競渡委員會倡議的「漁港濃情.香港仔」社區項目的重頭戲——「香港仔漁民文化博物館」於1月17日正式開幕,展館以網絡虛擬版和迷你實體版呈現,展出已消失的珍寶海鮮舫圖片和特刊資料,以視頻、相片、文字呈現,多角度記載漁港變遷,將逐漸消失的社區回憶,重新結合起來。

訪客可以戴上色彩鮮豔的漁家帽,在海濱留影,回味昔日漁港景象。(公關提供)
訪客可以戴上色彩鮮豔的漁家帽,在海濱留影,回味昔日漁港景象。(公關提供)

香港仔昔日為香港的四大漁村之首,但隨著漁民人口不斷減少,加上漁業轉型,漁港地位減退,漁民的新一代,絕大部分從未接觸過捕魚。「香港仔漁民文化博物館」充分利用網絡平台,錄製影片,將漁民街坊口述歷史、珍貴照片進行梳理,留下珍貴的口述歷史。介紹四款經典漁船(雙拖船、收魚船、曬家船、罟仔船)、香港仔避風塘與香港仔魚市場特色等等,更收錄了多位香港仔街坊口述歷史訪問,涉獵的話題十分豐富,如千歲龍的出現、遊走避風塘的茶餐廳、漁民釣黃花魚的秘訣、九龍吊片曬製手藝、譚公爺不老的傳說、將香港仔變成「港版築地」等等。

「香港仔漁民文化博物館」開幕儀式。(公關提供)
「香港仔漁民文化博物館」開幕儀式。(公關提供)

「香港仔漁民文化博物館」開幕儀式一眾嘉賓合影。(公關提供)
「香港仔漁民文化博物館」開幕儀式一眾嘉賓合影。(公關提供)

主辦單位還將舉行一系列公眾活動,如文化導賞遊、贈送懷舊明信片、水上嘉年華、漁民美食工作坊等,以互動方式予市民進一步了解漁民文化。其中香港仔漁港城市文化導賞遊於2月至7月間舉辦,一共30次,每節二小時,免費參加,報名網址按此 。

訪客可以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進入「香港仔漁民文化博物館」網頁版,了解昔日漁港文化。(公關提供)
訪客可以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進入「香港仔漁民文化博物館」網頁版,了解昔日漁港文化。(公關提供)

活動展出已消失的珍寶海鮮舫圖片和特刊資料。(公關提供)
活動展出已消失的珍寶海鮮舫圖片和特刊資料。(公關提供)

「香港仔漁民文化博物館」網頁版:
https://fishermen-museum.com

迷你版香港仔漁民文化博物館

地址:香港仔海濱(往榕樹灣碼頭旁)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五:下午2時至8時
星期六及日:中午12時至6時
星期一休館
(公眾假期開放時間另行公布)@

珍寶海鮮舫碼頭。(公關提供)
珍寶海鮮舫碼頭。(公關提供)

懷舊明信片樣本——昔日太白碼頭。(公關提供)
懷舊明信片樣本——昔日太白碼頭。(公關提供)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