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起,公立醫院急症室非一類二類病人的收費將現時180元大幅提升至400元,升幅超過一倍。工業傷亡權益會昨日(27日)在社交媒體發文,強烈要求政府同步對《僱員補償條例》下的醫療費限額作出修訂,包括調高每天醫療費上限至700元以上,以保障工傷僱員的權益。
工權會指,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工傷僱員或訂明職業病患者如因工傷或訂明職業病接受醫治,並可索取實際已支付的醫療費,但不可超過該條例訂明的最高每天限額。目前,住院或門診治療的最高每天限額均定為300元,而同日接受住院及門診治療的最高每天限額則定為370元。而對上一次調整以上限額是2018年2月。
該會強烈要求政府在調高醫院收費時,同步修訂《僱員補償條例》所規定的醫療費最高限額,並建議醫院或門診治療的最高每天限額上調至不少於700元,以貼近工傷僱員的實際需要。
其次,工權會指現時公營醫療服務中影像檢測是無需付費,例如X光、磁力共振、電腦掃描等,所以《僱員補償條例》所規定的醫療費最高限額並不適用於接受影像檢測。但新修訂的公營醫療服務收費訂明部份非緊急放射造影服務需收費500元,例如電腦掃描、磁力共振等。因此,該會強烈要求政府修訂《僱員補償條例》所規定的醫療費最高限額時,增設放射造影檢測費用。
另外,帖文指公立醫院資源緊絀,很多工傷者在成功輪候到專科前,均需為了續病假而每隔幾天看一次門診,不便之餘又對本已受傷的身體造成更多負擔;工傷工人亦表示每每看診時間只有幾分鐘,沒有機會向醫生表達自己的憂慮及詳細了解自己的病情,加上有時醫護人員不熟悉工傷者面對的困境及情緒,容易對工傷者造成二次傷害。
而不少工傷僱員需要接受多於一個醫療專科甚至多個醫療專科的治療,而專科之間又欠缺溝通和整合,這種醫療碎片化的情況往往不利於工傷僱員的復康,造成延誤治療及拖長病假。因此,該會建議政府成立「工傷診所」,提供工傷個案跟進、輔導等服務,全面照顧工傷者的需要。@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