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里活名導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近日在Podcast節目《Boz to the Future》中透露,目前他正在思考如何技術上利用AI降低電影製作成本,同時不讓AI取代製作團隊。
占士金馬倫於2024年加入AI公司Stability AI董事會,而該公司正是知名圖像生成模型Stable Diffusion的開發者。對於加入Stability的初衷,占士金馬倫表示:「如果是在過去,我可能會自己創辦一家AI公司來探索這個領域。但我學到,這或許不是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我加入一家有競爭力且成熟的企業,是更明智的做法。」
占士金馬倫表示,加入Stability的目的並非逐利,而是希望「近距離了解開發者的思維方式和研發流程」,並探索如何將AI技術高效整合進視覺特效製作流程中。
他說自己的願景是:「如果我們還想繼續看到像《沙丘瀚戰》(Dune)《沙丘2》這種大製作的特效大片,就必須找到將成本減半的方法。但這不是說要裁掉一半的特效團隊,而是要提升工作效率,讓每個鏡頭的製作周期更短、節奏更快,這樣藝術家就可以更快投入到下一個更酷的項目中,持續輸出創意。」
在以吉卜力風格生成的AI圖像近期席捲網絡之際,占士金馬倫對「模仿某風格」生成內容的趨勢表示擔憂,認為這可能引發版權爭議及創作倫理問題。他直言,如果看到有人輸入「以占士金馬倫風格」進行AI創作,會讓他感到「不太舒服」。
占士金馬倫也坦言,模仿大師的風格本身並不罕見,他自己創作時腦海中也常浮現出「以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或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的風格」為靈感的提示。「每一位創作者都知道自己曾被誰影響。」他補充。
占士金馬倫過去曾公開表示對AI的質疑。2023年,他接受CTV News訪問時提及自己1984年的電影《未來戰士》(The Terminator),強調人工智能武器化是最大的威脅。他認為,AI不可能能寫出優秀的劇本。
在占士金馬倫看來:「我個人不相信,一個沒有實體的頭腦,能複製其它血肉之軀所經歷的生活,關於愛、謊言、恐懼、死亡等經歷,然後堆砌成『詞彙沙律』再吐出來,我不相信這樣的東西能打動觀眾。要寫出動人的劇本,你必須是人類。我不知道誰在考慮讓AI來寫劇本。」他還放話,再等20年,如果AI拿下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才會認真看待它。
占士金馬倫現在選擇去了解AI,很多人都好奇。占士金馬倫解釋:「我一生都在尋找能推動技術邊界的新科技,都是為了講述偉大的故事。三十多年前,我率先擁抱電腦動畫技術,並一路走在科技最前線。」他強調,應該將AI作為輔助工具,而非真正取代人力。
對於AI訓練數據的版權爭議,卡梅隆提出了與眾不同的見解。他認為,相比過度糾結AI「學了甚麼」,法律與行業應更多聚焦於AI「產出了甚麼」,內容是否侵權。
卡梅隆進一步解釋,作為像他這樣的創作者,「我們每個人都在根據過去的『訓練數據』(人生經歷)作出反應。作為編劇和導演,如果我完全照搬《星球大戰》(Star Wars),當然會被告。但其實根本走不到那一步,投資者看到這太像《星球大戰》了,就壓根兒不會出資。創作者內心其實有一套道德判斷機制,知道自己在借鑑甚麼,也知道必須與原作保持足夠的距離,讓作品具有獨創性。」
今年70歲的占士金馬倫,1981年開始導演生涯,擅長以極高的預算拍攝動作片和科幻電影。1984年,他的第二部故事片《未來戰士》(The Terminator)為他帶來突破之後,接著的《異形》(Alien)《深淵》(The Abyss)《未來戰士續集》(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真實謊言》(True Lies)《鐵達尼號》( Titanic)和《阿凡達》等,幾乎每部都是大片。#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