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美國鞋業巨頭Skechers宣布,被巴西投資機構3G資本收購,交易價格約94億美元。這是鞋業史上最大一筆收購案,預計交易將於今年第三季度完成。收購完成後,Skechers將轉為私人控股公司,從紐交所退市。消息披露後,Skechers股價大漲超25%,創七年來最高盤中漲幅。
Skechers是全球第三大運動鞋零售商,與Nike、Adidas同為知名國際運動品牌,1992年成立於美國加州,兩度入選《財富》500強。公司設計、開發並銷售多樣化性能的鞋類、服裝和配飾,產品通過百貨公司和專賣店在180個國家和地區銷售。
憑藉舒適的設計和親民的價格,過去十年,Skechers在全球增長勢頭強勁。2024年,Skechers全球營收達89.7億美元,同比增長12.1%,增速超過Nike和Adidas。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Skechers在全球的門店數量為5,318家,其中約1,800家為直營店。
據美國財經數據分析機構慧甚研究系統公司提供的數據,Skechers三分之二的銷售收入來自美國以外市場,而中國是主力市場。2024年,中國市場營收超過90億元人民幣,約佔其總收入的15%,成為Skechers最大的海外市場。
中國市場對Skechers至關重要
2007年,Skechers通過與香港上市公司聯泰集團旗下聯泰企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拓中國業務,從此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社交平台上,Skechers被戲稱為「美國足力健」,一度風靡中國市場。
差異化的市場定位策略,使Skechers避開了Nike和Adidas的專業運動領域,專注於日常休閒。此外,Skechers最大優勢是性價比,產品定價集中在300~600元人民幣,而Nike熱銷鞋價格通常在500~1,000元人民幣。
除產品、定價走差異化路線外,Skechers在中國的市場布局也與Nike和Adidas有所差異。Skechers避開了競爭相對激烈的一二線城市,通過與寶勝、滔搏等零售商合作開設超級大店,逐步開拓三線至五線下沉市場。截至2024年底,其在中國門店數量約為3,500家。
Skechers還在中國建立了成熟都營運體系。天眼查App數據顯示,Skechers中國有限公司擁有二十餘家企業實際控制權,涉及商貿物流、供應鏈、企業管理等,其中大多數處於存續或在業狀態。
比如,Skechers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廣州市Skechers商業有限公司、Skechers(太倉)商貿物流有限公司等。另外,據Skechers中國有限公司旗下的Skechers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分支機構訊息,該公司擁有197家分支機構(119家已註銷)。
中國市場拖累了Skechers的業績
在過去多年裏,中國市場為Skechers全球業績的增長提供了支持。然而,這種增長態勢從去年出現轉折。2024年第三季度,Skechers在中國的營收同比下滑5.7%,第四季度下滑幅度增至11.5%。對此,Skechers對產品售價進行了調整。
2025年第一季度,Skechers批發銷售量同比增長了9.1%,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下降了1.3%;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量同比增長了63%,平均售價下降了0.3%。降價導致Skechers的毛利率下降50個基點至52%。
財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Skechers銷售額達到24.1億美元,同比增長7.1%,創下新的季度銷售紀錄,但營業利潤則同比下滑11.3%。
分區域來看,Skechers在美國銷售額同比增長6.9%,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銷售額增長14%,美洲地區增長8%。而在中國的營收下滑幅度卻進一步擴大,同比下滑約15.9%。
與此同時,Skechers的股價也經歷了大幅波動。今年2月以來,受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和中國市場銷售下滑影響,Skechers的股價持續下滑,累計下跌約28%。
中國市場表現不佳的直接原因是消費降級
Skechers在中國市場的收入和利潤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消費降級。消費降級是指消費者傾向於購買更便宜的商品或減少非必需品支出,在目前中國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消費者通常會尋求價格更低的產品。
根據中國社交型跑步應用「悅跑圈」的統計,在2024年11月的北京馬拉松暨全國馬拉松錦標賽中,國產跑鞋的佔比首次突破半數,達到57.3%。
Skechers定位為中端品牌,以性價比和舒適性著稱,目標客戶多為中產及普通消費者。消費降級導致消費者轉向更低價的本土品牌(如安踏、李寧)或減少鞋類、服裝等非必需品的購買,從而影響Skechers的銷售量和收入。
中共官媒《中國青年報》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95.59%受訪者會花時間研究如何省錢。其中,11.64%受訪者會花很多時間,39.68%受訪者會花較多時間,省錢的方式包括在線上、線下不同平台或店舖貨比三家(42.44%)等。
Skechers採取了一些措施以應對消費降級。比如本地化生產和物流擴張,Skechers在中國銷售的產品超過90%為本地製造,並投資超過30億元人民幣建設第二期中國物流中心。再比如,Skechers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定製化產品以吸引消費者,如黃曆新年系列。
然而,消費者支出意願仍然不足,2024年「雙十一」Skechers中國市場銷售表現仍舊不佳。
美中關稅戰升級加劇了Skechers的困境
雪上加霜的是美中關稅戰的升級。5月2日,Skechers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中表示,美國政府最近頒布的關稅政策及稅率的不可預測性,對公司業務營運造成重大風險,並可能大幅增加公司成本,降低公司利潤率。
數據顯示,2024年,Skechers38%銷售額來自美國市場,其進口到美國的產品(約90%產能)主要來自中國和越南。在關稅政策下,主打「高性價比」的Skechers陷入兩難境地。維持原價,企業將面臨巨大成本壓力和利潤縮水;若提高售價,又可能失去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群體,市場份額也會隨之流失。
對關稅擔憂的不僅是Skechers。據報道,美國鞋類分銷商和零售商協會近日致信白宮,請求豁免所謂的「對等關稅」,稱關稅政策對鞋類行業構成了「生存威脅」。據悉,這封信由76個鞋類品牌簽署,包括Nike、Adidas、Skechers和安德瑪等品牌。
根據美國鞋類分銷商和零售商協會的數據,在美國銷售的鞋類高達99%都是進口的。而在美國銷售的鞋子中,超過一半(56%)都是中國製造的。
結語
Skechers的私有化決定將對全球鞋業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主要體現在競爭格局重塑、供應鏈重組和消費者選擇變化。而Skechers的退場,也給跨國企業們敲響了警鐘:在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過度依賴單一市場(如中國)可能將成為致命傷。#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