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冠疫情(COVID-19)再現高峰。中共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稱,疫情處於爬坡階段;臨床反應顯示,感染後喉嚨劇痛如吞刀片的「刀片嗓」、咳嗽症狀更為明顯。專家認為,官方未給出四個關鍵數據,質疑隱瞞嚴重情況。

中國新冠疫情再現高峰 「刀片嗓」症狀明顯

近期,中國新冠疫情升溫再引起關注。據《中國經營報》報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生李侗曾表示,中國這波COVID-19疫情是從3月間開始的,已持續近三個月,預計5月下旬達到高峰。

5月19日,鍾南山在廣州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稱,這一輪新冠感染對於部份65歲以上且有基礎病的老年人來說存在一定危險。他推測疫情目前仍處在爬坡階段。預計將持續6至8周,到6月底前結束流行。

本輪疫情的流行毒株為Omicron的XDV變異株。鍾南山說,這一輪疫情與先前相比差別不大,早期症狀表現相似,包括發燒、頭痛、全身疲勞、喉嚨痛,但這次臨床反應「刀片嗓」的症狀更明顯一些,咳嗽也多一些。流行毒株XDV傳染性強,但致病力相對較弱。

對此,美國病毒學專家、前美國陸軍研究所病毒系實驗室主任林曉旭對《大紀元》表示,鍾南山的評論沒有特別意義,現在國際社會的特別關注點不是流行株,而是易感人群的年齡段會不會有大的變化。

北京一位女士對《大紀元》表示:「我已經感染快10天了。發燒、嗓子疼、黃色帶血絲的痰,流鼻血、咳嗽、打噴嚏、流鼻涕、頭暈,渾身沒力氣。

「好恐怖,我打了一個噴嚏,鼻子就流血了,嚇死我了,這次新冠太恐怖了,這次真得特別嚴重。 我是5月7日出車禍,去了急症沒帶口罩,跟我一起去的同事和我,兩人都陽了。」

也有網民留言說,「前兩天午飯的時候,一同事咳得撕心裂肺,我以為她吃東西掉進氣管了,結果說是這一輪新冠剛好的後遺症。就問她這一次主要症狀是甚麼,她回答是『刀片嗓』。」

「這兩天遭遇刀片嗓,渾身無力⋯⋯」「陽後刀片嗓來襲,喉嚨腫痛難出聲,求快速解決的方子。」「最近的新病毒還是有些可怕的。大家如果遭遇了刀片嗓或者嚴重的高燒,請務必立刻前往醫院救治。」「新冠居然又上熱搜了。」「新冠其實一直都沒離開!」

「新冠難得上一次熱搜,看到很多人說『還有新冠呢?』『這是2025年的熱搜嗎?』但實際上,從2022年12月至今,根據中疾控的新冠月報顯示,我們正在經歷第6波新冠疫情。」

官方未給出四個關鍵數據

此前,中共疾控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以來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呈明顯上升趨勢,門急症流感樣病例的核酸檢測陽性率從7.5%上升至16.2%;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陽性率從3.3%升至6.3%。

林曉旭表示,中國疫情上升,疾控中心給出的數據只是新冠病毒的陽性率,沒有給出具體感染案例數是多少,也沒有通報重症率、住院率,更沒有死亡率數據;就是沒有告訴公眾新冠疫情爆發的程度,太多的訊息被掩蓋了,這是非常嚴重的訊息隱瞞和誤導。

加拿大中醫學院教授、康美中醫診所院長劉醫生(Jonathan Liu)也認為中疾控發布數據不真實,比如公布的全國新冠病毒死亡病例為7例。

「按照正常流行率,不太可能這麼低。加拿大報告的新冠病毒死亡病例,從去年8月到今年5月是1,915例,平均每月死超過200例,加拿大是個地廣人稀的一個國家,而且衛生條件比較好的,那在中國怎麼一個月只有7例的死亡呢?」

中國新冠疫情或疊加其它病毒

據官方數據,全國近期病毒陽性檢出率翻倍上升。網傳影片顯示,多地醫院人滿為患,民眾證實很多人確診,有人死亡。

林曉旭表示,如果醫院有比較多的重病人,還要考慮這些人除了感染新冠病毒外,是否疊加其它感染,比如去年北京協和醫院的數據顯示,很多是三、四種病毒多重疊加感染在病人身上,「可能還不僅僅是新冠病毒,中共政府很可能還隱瞞了禽流感感染人的情況。」

劉醫生也認為,中國這波疫情以新冠病毒為主,結合了其它病毒。劉醫生建議中國民眾注意做好個人衛生、勤洗手,另外儘量減少流動。

台灣病毒株來自香港和大陸

近期,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台灣、香港等地的新冠感染病例全部都在上升。在過去4周,香港發現81例重症,30人死亡;新加坡衛生部門13日報告,4月27日至5月3日,新加坡病例數與前一周相比激增約28%,超過1.4萬例,每日住院人數增加約30%。

台灣媒體報道,台灣確診人數也已連續5周上升。一名醫師在社群平台上透露,目前疫情狂燒,門診患者中每10人就有3至4人確診,就連快篩也開始出現不夠用的情況,提醒大家做好防護。

台大公共衛生博士黃千峰醫師對《大紀元》表示,根據台灣疾管署統計,5月新冠感染明顯攀升,預估6月達到高峰,病毒株分析發現主要來自於香港和中國大陸。

「這波流行以5歲至30歲兒少和年輕族群為主,因為社交傳播能力強,還有校內接觸等情況,群聚機會多。」黃千峰說,「症狀方面有許多不典型的非呼吸道症狀,比如和腸胃道相關,像胃痛、噁心、想吐等等,容易被忽略。」

黃千峰提醒,應注意重症警示症狀,特別是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長者或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要更注意減少群聚活動。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5月15日公布,新冠病毒主要監測指標數據創一年新高,過去四周有30名成人確診新冠死亡。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推算75%居於安老院舍的長者,新冠活躍程度會至少在未來數周維持在較高水平。

林曉旭表示,香港死亡率指的是重症死亡率,這些人已住院,也可能有其它基礎病,而大陸疾控中心沒有通報重症率、住院率,更沒有死亡率數據,因而外界無法知道實際情況。#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