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普遍預計,美中本周於瑞典舉行的第三輪貿易談判將延長關稅休戰期,也有消息稱,中方可能承諾「大量採購」美國商品換取美國調降關稅。

但是中共海關數據顯示,近幾個月來中國對多種美國商品的進口量大幅下降,甚至完全停止。這給中美貿易協議的執行前景蒙上陰影。

《南華早報》周一(7月28日)報道說,分析人士預測,美方將重點確保中方同意進口更多美國石油、液化天然氣和其它商品,類似美中「第二階段」貿易協議。

此前一天,美國與歐盟達成一項框架貿易協議,歐盟承諾增加對美國能源和軍事裝備的進口。

《南早》的另一篇報道引述三位熟悉北京立場的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方之前兩次談判的重點是風險「降級」,這次會議會將就芬太尼相關的關稅向美方貿易團隊施壓。

中方可能再次拋出購買美能源和農產品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美國能源和農產品的主要買家。隨著貿易和技術問題加劇雙方緊張關係,中國對美國多種大宗商品的進口量已大幅下降或完全凍結。

根據中共海關數據,2月份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LNG)同比下降66%,至65,750噸,3月至6月期間則完全停滯。

前五個月,中國進口的美國原油為13.64萬噸,同比下降68%,而截至4月份,中國進口的美國煉焦煤也同比下降87%,至7.62萬噸。

數據顯示,中國自美國進口的這兩種大宗商品分別自5月和4月起實際已陷入停滯。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王義桅告訴《南早》,受中美兩國關稅和匯率劇烈波動影響,能源行業的買賣雙方都在「避免麻煩」,暫停交易。

中共官方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玉米同比暴跌92.84%,至785,143噸。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牛肉也下降至130萬噸,同比下降9.47%。

荷蘭銀行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Lynn Song)表示,能源和農產品仍可能是中美潛在採購協議的重點,因為這些商品標準化程度高,進口來源最靈活。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亞洲經濟學家Mark Williams表示,中方近期從美國採購的能源量大幅減少,是因為這些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可以「相對容易地」從其它國家獲得。

他認為,對於未來購買美國能源的承諾,中方很有可能會堅持,但「第二階段」協議可能在更複雜的商品和服務貿易上受挫,因為美方希望出售的商品量與中國的需求量之間可能存在差距。

2020年初,中美簽署了一項「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方承諾在2017年的基礎上增加購買價值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

不過,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僅購買了承諾購買的57%。

傳北京希望美方降關稅 美方暗示重視協議執行

《南早》引述三位熟悉北京立場的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方希望在第三輪貿易談判會議上就芬太尼相關的關稅向美方貿易團隊施壓。

據PIIE數據,美國目前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平均關稅為51.1%。北京認為這一水平過高,尤其是在其已經吸收了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加徵的25%關稅的情況下。

中共喉舌《人民日報》周日(27日)發表社論稱,願意與美方合作,並取得實質性進展。

參與談判的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周一已經公開為談判設置低目標,稱不期待取得任何「重大突破」。

格里爾告訴CNBC的《財經論壇》(Squawk Box)節目:「我不指望能取得甚麼重大突破,我期待的是繼續監督和檢查迄今為止他們對協議的執行情況。」

格里爾還格外提到,特朗普總統反覆講,他對關稅很滿意,他樂意發信函設定關稅,而不是達成協議。

特朗普周一正在英國出訪。他在記者會上表示,美中雙方在談判上都很強硬,他將拭目以待談判結果。

「有時候我會做一些不該做的事,因為這些事對我們國家來說並不重要,但對對方國家來說卻意義重大。我會讓他們明白這一點,因為這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特朗普補充。總統並未闡明具體指的是哪些事宜。

在第二輪談判後,中方開始放行對美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同時美方也同意讓英偉達(NVIDIA ,輝達)的H20晶片出口中國。

大多數分析人士也認為,瑞典斯德哥爾摩談判不會帶來任何根本性的變化。

瑞中貿易理事會副主席喬(Frederic Cho)說,延長暫停加徵關稅的期限是最有可能的結果。#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