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世名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裁陸勇因涉及其參股企業江蘇半步堂置業有限公司,被江蘇省啓東市監察委員會實施留置。該事件成為2025年以來多宗上市公司高管被查案件中的最新一例,迅速在市場和企業界引發企業主恐慌。

繼「遠洋捕撈」之後,中共各地政府近期「近海捕撈」動作頻繁,上半年已經發生十多宗大型公司主管被「留置」(被捕)事件。

7月28日晚,世名科技公告,陸勇的被留置「係其個人事務」,與上市公司無關,公司目前營運正常。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該事件並非孤例,而是當前中國民營經濟運行環境及其惡劣情況的縮影。江蘇南京製造業企業主王勇(化名)7月31日對《大紀元》表示,在地方財政吃緊、反腐高壓的背景下,部份民營企業在建設或營運初期曾通過「非正式方式」與地方政府建立關係,如今這些「歷史遺留」逐漸成為調查焦點。

「建廠初期需要打通各種關係,與稅務、政府部門建立合作,為此請客送禮幾乎成為潛規則。可現在,送禮反而成了處罰依據。」 王勇表示,企業若無官方背景,「寸步難行」。

世名科技董事長陸勇現年51歲,畢業於東南大學,曾主導多家新能源與文化企業,包括江蘇鋒暉新能源、江蘇華暉新能源、江蘇半步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2024年2月,他通過旗下公司分兩筆交易累計斥資約6.5億元,獲得世名科技控股權,並於同年出任公司董事長。不料不到一年,便被留置,震驚市場。

據悉,世名科技成立於2001年,從事色漿、功能添加劑及電腦調色系統研發,屬於中國高新技術公司,2016年,該公司在深圳交易所創業板上市。

浙江私企老闆康源(化名)表示,近年來江蘇、蘇州、無錫一帶已有多位民營企業家被帶走協查。他告訴《大紀元》,「其中不乏我的朋友,大多是被指偷漏稅、非法交易,或者與某些地方融資平台有關聯。」

康源表示,為規避風險,他已將大部份工廠遷往東南亞,僅保留一家在國內。他表示:「現在新聞報道的只是上市公司,更多小企業老闆出事根本沒人報。很多人正在考慮移民或轉移資產。」

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初至今,已有至少15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實控人或高管被實施留置調查。多數公告僅以「協助調查」「個人原因」表述,極少像世名科技這樣明確披露涉案企業。例如,1月17日ST中程(300208)公告,公司因訊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立案;7月6日,新里程(002219)董事長林楊林被太原市小店區監察機關調查;7月23日晚,中孚訊息(300659)公告稱董事長魏東曉被神農架林區監察委員會留置。

有媒體報道,2025年初以來已有5名被留置的高管在壓力下選擇輕生。北京一位財經研究人士陳陽(化名)表示,陸勇事件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他表示:「不少民營企業家早年靠房地產或關聯融資平台起家,留下大量合規隱患。儘管如今轉型投向新能源、AI、智能製造等『國家鼓勵領域』,但監管部門並不因其『賽道正確』而放鬆歷史審查。」

陳陽表示,當前地方財政緊張、反腐高壓並行,許多實控人成為重點排查對象:「以前是『遠洋捕撈』(查境外),現在變成『近海捕撈』——針對本地有資源、曾與官員密切合作的民企老闆。這些人可能既是問題鏈條的起點,也是末端。」

陸勇事件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熱搜,多個相關話題詞條隨後被屏蔽,但雪球、知乎、脈脈等平台仍可見大量評論。有人調侃道:「年報還沒出,留置通知先到。」亦有網民諷刺陸勇參股企業「半步堂」的名字:「一步不到,直接進了紀委大堂。」

部份投資者直言擔憂,有人在網上評論區留言寫道:「花6億多接盤不到一年,說查就查,誰還敢投民企?」「國企也不買,民企也不敢碰,市場還怎麼投?」

多位企業界人士認為,若類似「留置潮」持續蔓延,恐將對本已承壓的民營經濟造成長期信心打擊。#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