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車市近年來最常聽到的就是「價格戰」。北京當局上半年推出各項條款來規範價格整治內捲。不過,專家認為,治標不治本,中國汽車行業亂象的根源在於其經濟結構和政策設計的深層失衡。中國汽車市場將面臨倒閉風潮。

中國汽車市場「內捲化」宛如另一個「恒大」

綜合《每日經濟新聞》、澎湃新聞等陸媒報道,在比亞迪5月23日宣布旗下22款車型大幅降價後,短短一周內,就有將近10個汽車品牌跟進降價。

不過,5月31日在深圳舉辦的一場2025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包括奇瑞汽車、北京汽車、小鵬汽車等多家汽車業者董事長都表態反對價格戰。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甚至無奈地表示,自己是「被綁架」,不得不配合市場降價。

官方統計顯示,中國汽車製造業2024年利潤率降至4.3%,今(2025)年第1季利潤率持續下滑,僅剩3.9%。

中共工業和資訊化部在6月9日發布《關於組織開展2025年度道路私家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表示將全面監管汽車企業的生產與營銷行為。

7月24日,中共當局再推出《價格法》相關條款,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對此,自媒體「在野說」認為,北京當局明面上的理由是整治行業亂象,遏制惡性價格戰,可實際上每一個從業者都在暗自發抖,這不僅是監管,更是刀光劍影。

台灣淡江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鄭欽模對《大紀元》表示,這些政策「治標不治本」,「中國汽車行業亂象的根源在於其經濟結構和政策設計的深層失衡。」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24年已有超過200款車型主動或被動加入價格廝殺,平均降價幅度達9.2%,導致汽車業利潤率降至3%以下。進入2025年僅前4個月就有超過60款新車再度降價。而5月單月降價車型更是突破100款,最高降幅達到5萬元人民幣以上。

據路透社2025年6月25日獨家揭露,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目前至少四家工廠已縮減產量三分之一以上,一些新生產線直接喊停。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近日受訪時拋出震撼言論,表示汽車產業裏的「恒大」已經存在,只是還沒爆而已。他說,比亞廸負債比逾70%,老早就資不抵債,所有一切動作只為拉高巿值。

「60天付款政策」雪上加霜 電動車企面臨倒閉風險

對於比亞迪等多家車廠日前承諾,將響應中共國務院3月修訂公布的「60天支付帳期政策」,旨在解決帳款拖欠問題,優化營商環境。

對此,中國投資研究機構「海豚投研」認為,若嚴格執行60天支付帳期政策,包括比亞迪、Tesla、理想、上汽、北汽零跑、蔚來、小鵬、江鈴、長安、賽力斯、吉利、長城、一汽、江淮、北汽藍谷、東風股份(非「東風集團」)等車企,將出現人民幣1兆元(約1400億美元)以上的資金缺口。研究還指出,大概僅有Tesla及理想這2家能應付。

業界人士直指,60天支付帳期制度對中國車廠來說將形成巨大資金壓力,在目前車廠利潤欠佳且手中資金儲備普遍不足的情況下,一些車廠有可能會陷入「生死劫」。

旅美資深評論員藍述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中國的汽車產能過剩的問題長期存在,主要來自於中共政府的補貼,所以他本來整個汽車行業是以出口為導向。但現在受到整個西方國家規模越來越大的抵制,汽車外銷出口量不斷地降低,所有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將造成中國汽車業價格競爭戰會變得極其殘酷。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他的Facebook上表示,比亞迪不只在大陸「捲」,如今也捲到全世界。他指出,歐洲有很多地方的港口都停滿比亞迪電動車,「比亞迪所到之處,寸草不生,整個產業都碎片化」。

謝金河還警告,大陸內需轉弱後,這個「內捲」將變得更可怕。

據財新報道,2025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車企平均帳面現金僅為52億元,甚至連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哪吒汽車、零跑車、威瑪汽車等企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現金流狀態。

自媒體「在野說」表示,60天紅線一旦強推,現金流緊張的企業,要嘛加槓桿融資,要嘛裁員降薪,要嘛強行速賣資產,而更多的是直接爆煲、關門跑路。

面對內捲和價格競爭戰這麼嚴酷的環境,藍述也認為,很大一部份中國的汽車廠在未來的幾年內都將面臨非常高的倒閉風險。未來幾年裏,中國的汽車規模也會大幅度地縮水,汽車業將面臨著長期不景氣的問題。

新能源汽車或「國進民退」 加強中共對經濟控制

中汽協8月11日發布最新銷量數據,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升至45%,中國品牌乘用車市佔率超七成,結論是「整治內捲工作有正面進展」。

對此,時事評論專家馬克近日在他的《時政春秋》影片中談到,整體來說就是「國進民退」,現在新能源汽車裏面可以起到叱吒風雲的都是一些民企,像比亞迪現在是風光無限,但大家也說,一旦長安汽車成為央企以後,肯定中共對新能源汽車這個領域也要「國進民退」了。

「那肯定是長安汽車就會佔據國內市場,比亞迪可能今年就達到頂峰,再往後只能是日薄西山的感覺。」

藍述表示,西方都說中國產能過剩,那它下面一定要減產能,問題是誰該減,誰不該減?減多少?很可能就是減這些民企的產能。所以這一次如果國企一起來,就是一旦把長安汽車變成一個央企,成為電動車行業的龍頭,比亞迪就可能會受到很大的打壓,那些小的新能源、新勢力可能就會受到很大的衝擊。

藍述說,其實外資早就已經預料到了,巴菲特和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早已高位撤出比亞迪,外資看得比誰都清楚,一看風向不對就撤了。

「對中共來說,這個結果它是樂觀其成的,因為這樣就可以加強中共對整個中國經濟的控制能力。」#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