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是一部明清時代學者修編的歷史典故啟蒙讀物。內容涉及天文地理、政治軍事、文學藝術、醫卜星相、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無所不有;時間跨度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唐宋。

全書將典故按照詩韻分類編排(詳見《龍文鞭影》序言),四字一句,共1030句,每句描述一個或兩個人物的故事。

「龍文」是漢朝西域的一種寶馬,這種良馬看到鞭影就會疾馳,「龍文鞭影」比喻在這本書的指導下,毋需鞭策,學習也會事半功倍,像龍文寶馬一樣一日千里。

【原文】

qian lou bu bei,yōu meng yī guān 。

黔婁布被,優孟衣冠 。

ㄑㄧㄢˊ ㄌㄡˊ ㄅㄨˋㄅㄟˋ ,ㄧㄡ ㄇㄥˋ ㄧ ㄍㄨㄢ 。

黔婁布被,優孟衣冠 。

【註釋】

(1)黔婁:戰國時代的學者、賢士,拒絕出仕,隱居終生。
(2)優孟:春秋時代楚國有名的樂人,常以談笑諷諫君上。
(3)布被:當動詞,蓋著布被。
(4)衣冠:當動詞,穿戴衣帽。

【語譯】

黔婁死時,窮得只用一條短布被蓋著;孫叔敖死後,優孟學其穿戴舉止,為其子解困。

【人物故事】

黔婁

黔婁生活在戰國時代。當時,王室日漸衰微、由周天子分封出去的諸侯越來越強大,對護衛王室的使命卻越來越怠忽,甚者凌越禮制,不把天子放在眼裏。諸侯急於網羅人才幫助自己富國強兵以稱霸一方;許多學者也以各種學說迎合諸侯,以期獲得青睞與重用。

黔婁是魯國的學者,魯國國君曾邀請他當官,他不肯;後來隱居在齊國,齊威王很敬重他,但他也不肯為齊所用。他自食其力,過著貧窮簡陋的生活。雖是平民,他的妻子卻是賢德的貴族女子,她尊重黔婁,兩人一起過著窮苦的日子。黔婁過世時,身穿舊袍子,身下墊著破草蓆,身上蓋著一塊布。由於這塊布不夠長,所以蓋了腳就遮不了頭,蓋上頭就露出腳。

曾子來弔祭,就建議說:「如果把布斜著蓋,那頭腳就全蓋上了。」黔婁夫人卻說:「布斜著蓋,長度是可以多出來一些;但比不上正著蓋,儘管它有些短。黔婁生前是個正人君子,死後卻用不正的方式對他,這不會是他想要的。」這事見於《烈女傳‧賢明傳‧魯黔婁妻》。

優孟

根據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的敘述,優孟是個樂人,很會諷喻,常在談笑間對君王諷諫規過。

楚相孫叔敖知道優孟不是普通的樂人,而是個賢者,他善待優孟。後來孫叔敖病重將死,交代他的兒子說:「我死後你生活必定貧困,你可以去找優孟,告訴他你是孫叔敖的兒子。」叔敖死後幾年裏,他的兒子過著貧窮困苦的日子。有一天他身背柴薪,在路上遇到了優孟。就對優孟說:「我是孫叔敖的兒子,父親臨終交代,生活貧困就去找優孟。」優孟就叫他在家等著,別去外地。

明代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的楚莊王像。(公有領域)
明代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的楚莊王像。(公有領域)

優孟回去後,就仿做了孫叔敖的衣帽穿戴起來,學孫叔敖無拘無束說話的樣子,一年多的時間,就學得跟孫叔敖一模一樣,連楚莊王的左右近臣都看不出差別。一回莊王擺酒宴,優孟前去對莊王祝賀,莊王大吃一驚,因為他的樣子太像,簡直就是孫叔敖再生。莊王打算要封他為相,優孟請莊王准許他先回去和家裏的妻子商量,三天後再來回覆。

三天後優孟去見莊王,莊王問他妻子怎麼說。優孟答道:「她說,千萬使不得呀,當楚國宰相不值得,像孫叔敖這樣為楚盡忠、一生廉潔,使得國內政治安定,楚王得以稱霸。如今他死了,他的孩子居然連立足之地都沒有,還得背負柴薪才能為自己換來吃喝的食物,那麼窮困!她說,如果我一定要學孫叔敖當宰相,她不如現在就去死!」接著優孟唱了一首歌,大意說,貪官固然不可為,廉吏看來也不足為。

莊王聽完,知道自己錯了,向優孟謝罪,並且召來孫叔敖的兒子,封給他寢丘四百戶,讓他可以憑此供奉、祭祀先人,十年都沒有斷絕。

【說明】

「斜之有餘,不若正之不足。」黔婁之妻的話,正說明了正直的人最在意的是個「正」字,雖然富與貴唾手可得,他們還是有所為也有所不為。黔婁處在諸侯爭霸、目無王室的亂世裏,他選擇適合自己心意的貧賤,不願附和權貴換來富貴。孫叔敖貴為楚相,一切為公,從不假藉權勢謀取私利,身後一無所有。縱使世上因貪鄙而豪富的官吏常有,那可是黔婁與孫叔敖所不屑為的。

——轉自正見網

看更多 【龍文鞭影】系列#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