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受石化產品價格走低拖累,「化工茅」萬華化學營收淨利同比雙降。券商研報顯示,中國化工行業遭受供給過剩與需求不振的雙重擠壓,企業陷入「內卷式」競爭。此外,中國主要監測的157種化工產品中,虧損的比例高達54%。

「化工茅」通常指的是在A股市場上,化工行業中市值大、業績優良、具有較高投資價值的股票,類似於「茅台」在白酒行業的地位。

萬華化學營收淨利雙降

日前萬華化學發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公告,實現營收、歸母淨利潤分別為909.01億元(人民幣,下同)、61.23億元,同比下滑6.35%和25.10%。國金證券研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萬華化學石化業務毛利率走低至-0.37%。

萬華化學表示,上半年,石化行業烯烴等產品產能集中釋放,導致供需格局階段性失衡,石化產品價格走低,業務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同時,全球聚氨酯行業需求平穩,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需求推動複合材料需求持續提升,但海外建築節能領域需求弱於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萬華化學上半年主要原料價格與石化產品價格同步下跌。

澎湃新聞報道,2025年上半年,純苯均價6789元/噸,同比下跌21.53%;動力煤5000大卡均價600元/噸,同比下跌22.78%;丁烷CP均價594美元/噸,同比下跌3.1%;丙烷CP均價612美元/噸,同比上漲0.49%。

同期,萬華化學多個石化產品價格同比下跌。其中,山東正丁醇價格6618元/噸,同比下跌20.17%;山東MTBE價格5500元/噸,同比下跌19.79%;華東乙烯法PVC價格5137元/噸,同比下跌13.14%;華東LLDPE膜級價格、山東丙烯酸丁酯價格下降超5%。

化工行業陷入「內卷式」 競爭 半數化工品種虧損

萬華化學利潤大跌是整個化工業的一個縮影。國信證券發布研報稱,現階段石化化工行業「內卷式」競爭問題突出,低質量、同質化的無序競爭導致企業普遍面臨增產不增利困境,全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率從2021年的8.03%持續降至2024年的4.85%,2025年上半年仍處低位。

中石化主管的《中國石油化工》7月30日報道,從中國主要監測的157種化工產品來看,上半年盈利的品種佔46%左右,其中毛利率>5%的不足1/3,毛利率在±5%之間的達44%。

產能過剩與需求疲弱導致化工業陷入困境。在成本整體減壓的背景下,部份產品盈利仍大幅下滑甚至虧損,核心原因在於供給過剩與需求不振的雙重擠壓。例如,上半年異丁醛毛利率20.35%,較2024年下跌14個百分點。

氨綸行業長期處於產能過剩狀態,新增產能不斷釋放,而下游需求卻因紡織服裝行業的疲弱以及貿易關稅等因素增長乏力,導致上半年毛利率低至-30.61%,相較2024年下降了6.9個百分點。

2025年7月30日,中國化工產品價格指數CCPI報4089點,較年初1月2日的4333點下降5.6%,主要化工品出廠價格略有下滑。截至7月31日,在百川盈孚統計的279種石化化工品中,實現價格同比上漲的品種有48僅種。#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