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家管道和配件製造公司的副總裁布拉德福德·穆勒(Bradford Muller)曾以為,2018年該公司在一場針對中國企業的貿易案中勝訴後,情況會有所好轉。

美國商務部對中國管材出口商徵收反傾銷稅,因為它們的超低價格損害了美國國內產業。

夏洛特管道鑄造公司的領導層認為,高達360%的新高關稅稅率會有效遏制中國生產商,促使他們轉而生產不受反傾銷令限制的產品。

但事實並非如此。相反,為規避關稅,跨國轉運幾乎立即開始。

夏洛特管道鑄造公司仍受傾銷衝擊。來自中國的大量管材捲土重來,不過這次是途經第三國,主要是馬來西亞或柬埔寨,但這些國家在製造過程中並未增加多少顯著價值。

就在那時,穆勒明白了:這將是一場持久戰。時至今日,該公司仍在對抗中共的逃稅行為。

「我們經營了124年,如果不夠堅定、沒有鬥志、缺乏競爭力,是無法堅持這麼久的。」穆勒對《大紀元時報》說道。

「我們希望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中競爭,這就是我們的訴求——希望每個人都能公平競爭。」

夏洛特管道鑄造公司打算自已採取行動。

私營企業無法在聯邦法院對轉運行為提起臨時禁令,只能先向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提交貿易違規指控,並等待裁定。穆勒希望改變這一現狀,推動相關立法以實現這一目標。

同時,隨著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致力於促進國內製造業發展,政治環境對國內生產商更為有利。

作為鋼鐵行業諮詢委員會的成員,穆勒表示,他每周參加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的委員會電話會議。

工人在夏洛特管道鑄造公司位於北卡羅萊納州的鑄造廠生產鑄鐵配件。(夏洛特管道鑄造公司提供)
工人在夏洛特管道鑄造公司位於北卡羅萊納州的鑄造廠生產鑄鐵配件。(夏洛特管道鑄造公司提供)

穆勒表示,工業界代表會收到貿易談判的最新情況,並且有機會「每周實時提供反饋」,分享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所看到的情況,以及業務受到的損害。

他表示,美國貿易代表以及其它政府機構在與私營企業的貿易接觸方面,展現出「完全不同的心態……甚至比特朗普第一任期還要不同」。

當前政府也在加大對關稅逃避行為的處罰力度。

7月31日,白宮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宣布對通過第三國轉運以規避關稅的商品加徵40%的關稅。該命令於8月7日生效。

穆勒稱,轉運關稅是一項「受歡迎的政策進展」,但補充說「執行是關鍵」。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未對評論請求作出回應。

「打地鼠」遊戲

總部位於北卡羅萊納州的夏洛特管道公司(Charlotte Pipe)是商用和家用冷熱水管道系統管材和配件的主要製造商。該公司宣稱其「100%」在美國生產。穆勒表示,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他的公司乃至整個行業一直處於與中國的貿易戰中。

他指出,公司在三個方面與中國出口商交手:產品標準、品質和價格等技術問題。

與中國企業在不公平貿易行為中以低價競爭,已變得不可持續。2010年代初,公司開始諮詢貿易律師,通過司法途徑維護其市場份額。直到特朗普政府上台,穆勒才看到贏得案件的希望。

當中國出口商通過轉運來規避反傾銷稅時,該行業開始追擊它們。

美國鑄鐵污水管學會作為行業組織向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提出了10項成功的轉運指控。然而,為規避處罰,中國企業解散了空殼公司,隨後又設立新公司,繼續逃避關稅。

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管道鑄造廠生產的鑄鐵管。(夏洛特管道鑄造公司提供)
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管道鑄造廠生產的鑄鐵管。(夏洛特管道鑄造公司提供)

根據2015年《貿易便利化與貿易執行法案》(Trade Facilitation and Trade Enforcement Act)中的《執行及保護法》(Enforce and Protect Act),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不能自行啟動調查程序,而是依賴私營企業提出指控,並承諾在300天內發布調查結果。

然而,對於美國製造商來說,這一時間線過長,無法從確認的轉運補救措施中獲益。此外,他們還得承擔聘請貿易律師提交指控的費用。

據穆勒稱,由於高昂的法律費用和投資回報率低,很少有美國生產商願意走這一程序。與此同時,中國商品的轉運已變得司空見慣。

過去十年間,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根據《執行及保護法》完成了405項調查;其中近95%是轉口貿易案件。

在2020年7月對管道轉運的一項調查中,美國國土安全部官員走訪了柬埔寨一家出口商的倉庫,未發現任何生產證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的裁定書指出,管道機器「未使用、乾燥且布滿蜘蛛網」。此外,工人們正在修補配件上的黃色油漆,其中一些包裝盒標有「中國製造」,另一些則標有「柬埔寨製造」。

在此案中,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認定,這家柬埔寨公司實際上是由一家美國進口商(其中國所有者在法庭文件中被稱為「李女士」)操控,用於轉運中國製管材。後來,在李女士對另一宗轉運案件的上訴失敗期間,美國國際貿易法院的意見書披露,她擁有一系列公司,這些公司利用同一柬埔寨倉庫出口中國管材,並在關閉舊公司後成立新公司,以規避轉運處罰。

「這簡直變成了一場打地鼠的遊戲,」伊利諾伊州共和黨眾議員邁克·博斯特(Mike Bost)的通訊主任卡丁·阿斯伯里(Kadin Asbery)對《大紀元時報》表示。

公私合作加強執法

博斯特重新提出了一項兩黨法案——《2025打擊貿易欺詐法案》(Fighting Trade Cheats Act of 2025),該法案將允許私營企業就涉嫌違反貿易規定的外國出口商提起訴訟。擬議的立法允許美國政府代表美國公司接管案件。

阿斯伯里表示,這一程序將繞過目前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調查所需的數月至一年的延遲。

目前,該法案正由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審議,它將把對貿易違規者的處罰提高到美國企業所受損害的三倍。此外還將剝奪違規者進口類似產品進入美國的資格。

2025年8月7日,貨櫃停放在新澤西州貝尤恩(Bayonne)的自由港。(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2025年8月7日,貨櫃停放在新澤西州貝尤恩(Bayonne)的自由港。(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阿斯伯里表示,該法案可以作為特朗普40%轉運關稅的補充,因為它將對貿易違規行為的處罰法律化,一旦未來的政府取消特朗普的關稅,這些處罰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由於更高的關稅促使諸如轉運之類的規避行為增多,特朗普政府加大了執法力度。

今年7月,司法部成立了一個新部門,專門負責起訴關稅規避行為。在5月發布的一份內部備忘錄中,司法部刑事司負責人馬修‧加萊蒂蒂(Matthew R. Galeotti)將貿易和海關欺詐列為優先執法事項。

穆勒表示,他認為私營企業必須協助政府的努力,他還希望該法案能被納入更廣泛的國內製造業貿易保護方案中。

穆勒表示,該法案將「切實為仍在捲入貿易戰的美國製造商帶來改變」。

儘管解決問題遙遙無期,但他仍毫不氣餒。

穆勒說:「下一個亮點將是當我們獲得應有的工具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

原文:US Company Puts Up Fight Against China's Tariff Evasion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