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國大陸的外賣大戰看似已告一段落,但其留下的餘波仍在持續。近日,京東集團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收雖然增長了22.4%,但淨利潤卻同比暴跌51%,幾乎「腰斬」。這份「割裂」的財報揭示了京東在今年外賣大戰中「燒錢」的慘痛代價。

京東二季度新業務巨虧148億

根據京東的季報,二季度總營收3567億元,同比增長22.4%,刷新了近三年來京東在同比增速上的紀錄,但另一方面,淨利潤大幅降低。二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62億元,同比下滑51%,幾乎腰斬。

從京東的財報來看,京東把業務分為三大板塊——京東零售、京東物流和新業務(包括京東外賣、京東產發、京喜、海外業務)。

京東今年二季度經調整淨利潤僅74億元,同比大跌49%;新業務當季虧損高達148億元。

京東二季度財報展示了商戰「燒錢一面」。

為了在這場「燒錢」大戰中立足,今年4月份,京東投入了百億補貼,大力加碼品質外賣。之後,京東外賣迅速擴充全職騎手的隊伍,截至二季度末其全職騎手規模已突破15萬人。同時,京東逐漸鋪開為騎手繳納社保的相關事宜,進一步推高成本。

這一切巨大的支出,不僅讓京東的利潤「腰斬」,也對其現金流造成了影響。京東二季度自由現金流為220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96億元大幅下滑55%。

電商派官方帳號的文章表示,這一虧損數字驚人。京東在外賣業務上的「燒錢」行為是促使這次集團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京東是國補的最大受益者,但國補不可能永遠存在。如果京東一直吃老本,當國補的潮水退去,就難免會陷入擱淺的困境。

在7月份,當淘寶閃購和美團外賣補貼再度升級時,京東卻意外選擇了退縮。

面對淘寶閃購和美團外賣日訂單量先後衝破8000萬、9000萬,甚至1.5億的歷史紀錄時,京東並未跟進,反而公開表示「反對內捲」,並收縮了補貼力度,將超時賠付服務調整為「準時寶」,將重心逐漸轉向線下。

中小商家成了外賣大戰的真正受害者

這場平台間的「流量入口」爭奪戰,其最大受害者是處於食物鏈底端的中小餐飲業者。

官方背景的自媒體「玉淵譚天」的分析稱,在補貼大戰中,許多中小型商家被迫分擔70%至80%的補貼,若不接單,生意將一落千丈;若接單,則愈做愈虧,最終走向倒閉。為了生存,許多黑心商家只能選擇偷工減料,導致產品品質下降,形成惡性循環。這場無序的競爭,最終捲出來的不是性價比,而是更劣質的產品和更糟糕的商業環境。

文章以外賣大戰舉例表示,外賣大戰的本質,不是爭外賣市場的份額,而是爭取「流量入口」。因此,電商平台加入「外賣大戰」後,並沒有推出專門的外送App,而是將外賣功能放在自己的主App裏。因為他們需要通過外賣給自己的電商業務「引流」。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志成認為,這種「無序」的根本在於平台利用數據和演算法的優勢地位,實施不公平的價格行為。

他指出,「大數據殺熟」、促銷規則不透明、平台補貼不清晰等問題,都屬於平台對用戶和商家實施的不公平競爭行為。這場外賣大戰,不僅是商業模式的較量,更是對平台壟斷與市場公平的一次深刻檢驗。#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