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倍安心」真相如何,大概已水落石出,剩下來是問責的問題。整樁鬧劇,如果僅是一位千金小姐請槍,贏幾個你我都不關心的比賽,實在無需鬧得滿城風雨。正如我之前撰文已多番強調,事情重點不單在潘氏這一家,更在於那堆有千絲萬縷利益關係的比賽主辦單位、相關學校,以及有份資助的教育局。

這類「科研」比賽有多少灌水成分,許多人早就心中有數,只是大家都沒想過背後的水多深。近日有讀者傳來訊息,講了一個發生在其兒子身上的故事,反映出「藥倍安心」醜聞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什麼故事呢?

該讀者日前看到拙文〈這可能是香港近年最大教育醜聞〉,文中附有一條連結,顯示去年「香港青少年創新科技大賽」的獲獎名單,便好奇點進去瀏覽,意外發現自己的兒子原來也參加了那屆比賽,還攞到一個「豬肉獎」(這是讀者的形容詞)。讀者隨即向兒子查問參賽詳情。

兒子說,他參賽的作品並不是自己做的,而是學校準備的(他懷疑由老師代勞)。學校挑選學生,分成幾組,由老師指導,然後派他們代表學校上台報告。讀者從兒子口中聽到這件事後,反應是:「咁都得?」

讀者為證所言非虛,還拍下主辦單位「新一代文化協會」頒發的獎狀,給我傳來照片(照片涉及私隱,恕不公開)。此事信不信由你,但我是信的。由此可見,學術比賽造假似已形成風氣,就算望子成龍的家長不請槍,有些學校為了提升「戰績」,也會在幕後操縱,令學生淪為工具人。

無巧不成話,台灣近月也有一名中學女生參加科展造假,被網民質疑揭發。但事情發展及各方反應,卻跟香港迥異。6月23日,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宣布,撤銷台中一名女學生科展作品的獎項,理由是該作品涉嫌抄襲其指導教授的論文。科教館指女生作品違反學術倫理,除了追回獎狀獎金,也禁止女生及指導老師在未來一年參與科展。

該女生原本已透過「繁星推薦」——由中學向大學推薦應屆畢業生——獲台灣大學醫學系錄取。但台大獲悉她被撤獎及檢舉後,考慮到公平與學術誠信,也撤銷了她靠「繁星推薦」錄取的資格(不過女生後來還是通過分科測驗再次考入台大醫學系)。

事後,台灣各方反應也符合一個文明社會的期望。女生的中學稱尊重科教館決議,表示會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協助。台中市教育局則要求校方加強學術倫理教育,以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此事也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許多人呼籲回歸科展初衷,避免將它視為升學工具。這結局很正常吧?

反觀香港,涉事學校始終沉默是金,各大比賽主辦單位則妄想隻手遮天,硬要包庇事主,仗着「裁判、球證 、旁證、技術委員、主辦、協辦,所有單位都是我的人」,完全無視已公開的事實,還拋出一份東拉西扯的「調查報告」,混淆視聽。他們為什麼死不認錯呢?難道心知一認錯,就會殃及更高層的官員?我覺得這些主辦單位的問題,比潘氏夫婦嚴重得多了。

容許我再強調一次:新一代文化協會主辦「香港青少年創新科技大賽」、選拔學生參加「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背後都獲得教育局資助;至於有份籌辦「2024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學生創新獎)」的教育城,也是政府全資擁有的公司。這些比賽及主辦單位失信於眾,教育局就算不負起「主體責任」,至少也要承擔「領導責任」,總之,你們絕對不是食花生的局外人。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