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品質量造假怵目驚心,近日陸媒記者調查兒童救生衣造假事件時,牽出更多產品檢驗造假黑幕,其中內情讓人細思極恐。

近日,《瀟湘晨報》記者接獲長沙消費者反映,指市面上許多兒童救生衣實際執行的是玩具標準,質量參差不齊。

針對上述反映,記者原計劃購買多款救生衣送往檢測機構檢驗,卻在網絡上遇到一名中介聲稱,無需送檢,只需幾百元便可購買一份「完美」的檢驗報告,且「官網可查」。

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存在一條虛假檢驗檢測的生產鏈:客戶提出需求,檢測企業便「量身定做」報告,無需寄送樣品,即可製作一份標有「合格」的檢測報告。這些報告不僅附有可查詢的網站連結,甚至可在國家市監總局官網上查到編號。

調查過程中,深圳市中安質量檢測認證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直接向記者表示,只需支付600元,便可獲得帶有CMA(中國計量認證)和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標識的檢測報告。條件是記者僅需要「送樣」,但寄送任何物品都可以,因為只是「走個流程」。

報道指,記者最初是因調查兒童救生衣質量問題而聯繫檢測機構。一名中介在交流中透露,許多電商商家使用「直出」報告,即無需檢測,直接生成檢測報告,而且保證「數據完美」。

中介還介紹了「直出」 檢測報告的好處:「實驗室官網可以查詢,認監委(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可查,你想要檢測甚麼內容都可以寫上,數據就可以非常完美。」

記者以某公司名義將救生衣圖片發給中介,三天後對方發來了蓋有檢測公司公章的正式版電子版本,隨後還通過快遞給記者寄來了紙質鮮章版本,兩份報告一起從廣東東莞發出。

記者稱,明明沒有經過送檢,但該份報告卻列明記者提供的救生衣十多項檢測項目均為「合格」,其中包括「甲醛含量」「耐水色牢度」「浮力損失」等多個檢測項目。

更奇葩的是,記者表明要給一個飲水杯做檢驗報告時,僅按照對方指示提供了公司資料及水杯照片,並支付費用600元。在所謂「送樣」環節,記者則通過快遞將一個空膠袋寄到了對方指定的地址。

就憑上述這些「證明」,記者三日內也收到了水杯的所謂「檢驗合格報告」,檢測公司客戶服務人員稱,寄甚麼都可以,走個流程。

記者以客戶身份向深圳中安公司求證時,客戶服務人員最初稱報告「應是真的」,其後在微信通話中承認,未送樣的報告「不合規」,並表示「業內皆知此事,只是不敢明說」。#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