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顯示,越南北部著名的炮山鎢礦與精煉廠(Nui Phao Complex, NPC)或將易主,已有兩家中國企業通過代理方式尋求入股,引發美國及多個西方國家的擔憂。
該礦場由越南馬山高科技材料公司(Masan High-Tech Materials,簡稱MSR)擁有,是中國境外最大鎢礦之一,為歐美企業提供重要原料來源。
據路透社援引五位知情人士報道,若該礦落入中資手中,將進一步鞏固中共在全球鎢供應鏈的壟斷地位,威脅歐美在國防及高科技產業的穩定供應。
消息人士指出,已有兩家中國企業通過外國代理尋求參股,以避免直接持股曝光,藉此維持談判影響力。
儘管越南曾多次阻止中國投資進入敏感產業,但同時也允許大量中資湧入製造業,甚至啟動雙邊鐵路建設計劃,顯示越南政府在經濟利益與國家安全間持續尋求平衡。
歐美積極介入
消息人士透露,近數月來,美國外交官與其他西方外交官多次造訪該礦場,以表達「維持非中國控制供應鏈」的立場。
一位官員對路透社直言:「西方希望確保供應不遭中國(中共)壟斷。」
澳洲前駐越大使、現任礦業公司EQ Resources(EQR)顧問戈萊辛斯基(Andrew Goledzinowski)警告,「如果這樣一項重要的精煉業務被出售給不符合西方產業利益的一方,那將成為一個隱憂。」EQ Resources公司將其澳洲鎢礦的全部產量交由馬山公司的精煉廠處理。
據估計,炮山(Nui Phao)礦場年產鎢礦約3,400噸,幾乎涵蓋越南全部產量,推動該國躍升為全球第二大鎢礦生產國,僅次於中國。
該礦場附屬精煉廠每年具備6,500噸產能,能製造多種受中共出口限制的鎢產品,包括氧化鎢及仲鎢酸銨(APT),這使該設施成為全球供應鏈的戰略資產。
市場壓力與地緣風險交織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2024年中國在全球鎢產量中佔比高達83%,並於今年2月實施出口管制,導致全球價格飆升,鎢產業鏈核心產品鎢酸銨(APT)價格在中國上漲71%,歐洲則上漲52%。
根據礦產諮詢公司Project Blue資料,越南作為全球第二大鎢生產國,去年供應了美國22%的鎢進口及歐洲8%的進口,顯示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
然而,馬山集團在經營上一直面臨盈利壓力,該鎢礦與精煉業務並非其食品及零售核心業務範疇,去年已出售位於德國的鎢子公司。此外,該礦場的開採許可將於2028年初到期,若續約延遲,精煉廠恐被迫提前縮減產能。
此外,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更讓局勢複雜化。上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越南商品加徵20%關稅,並對經第三國轉口的商品加徵40%關稅,同時拒絕越方提出的與越共總書記會晤請求,凸顯美越貿易磋商的緊張態勢。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道)#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