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乘聯分會近期發布的數據,2025年7月中國汽車行業零售同比增長6.3%,利潤293億元,同比降17%,利潤率只有3.5%。賣得多賺得少,成為行業普遍現象。

乘聯數據顯示車企賣多賺少

據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公眾號數據,7月全國範圍內乘用車市場零售總量182.6萬輛,同比增長6.3%。2025年以來累計零售1272.8萬輛,同比增長10.1%。

在同一時間段內,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總量222.1萬輛,創當月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3.0%。當月全國乘用車生產222.9萬輛,同比增長12.1%。此外,1-7月乘用車生產1545.8萬輛,累計同比增長13.2%;

但是,這些漂亮的數據背後,利潤率卻令人擔憂,賣車不賺錢,賠本賺吆喝,成為不少車企的常態。

據乘聯分會近期數據,7月份中國汽車行業利潤293億元,同比降17%,利潤率僅3.5%,環比6月的6.9%下降明顯,同比去年7月的4.4%也是下降,達到近期低點。今年1-7月,汽車行業利潤2737億元,同比僅增0.9%,1-7月利潤率4.6%,較前6個月4.8%的利潤率還是有所下降。

去年年度財報就顯示 有車企越賣越虧

通過數據財報我們可以看到,當下中國汽車行業市場雖產銷規模強,但盈利能力很弱,利潤率偏低,甚至陷入虧損。

根據年度財報,2024年上汽集團營收6275.9億元,同比減少15.73%;歸母淨利潤為16.66億元,同比減少8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全年淨虧損為54.09億元。

在新勢力品牌中,虧損的也不在少數。蔚來汽車2024年的財報顯示,全年營收657.3億元,同比增長18.2%,交付新車221,970輛,同比增長38.7%,兩項數據都很光鮮。然而,全年淨虧損達224億元,同比擴大8.1%,毛利率從18.9%跌至7.6%。

北汽藍谷旗下新能源品牌極狐,在2024年下半年實現連續5個月銷量破萬,12月達到1.2萬輛新高,但全年淨虧損擴大至69.48億元,毛利率到負值-14.94%,這讓廠家陷入越買越虧的尷尬境地。

「惡性內卷」是負向循環的主因

36氪分析認為,導致中國汽車行業負向循環是2023年開始的「價格戰」。

2023年,雪鐵龍C6率先以9萬元的最高優惠發起價格戰,隨後不少車企跟進,徹底打破了汽車市場生態平衡。

2024年初,新能源龍頭車企比亞迪為了衝擊銷量,直接把秦、宋等產品價格下探,秦PLUS進入8萬內,比同級燃油車還便宜。於是,一眾新能源品牌紛紛跟進。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此前表示,無底線的價格戰和盲目地技術狂飆,正在擠壓企業合理利潤空間,最終損害產品質量與服務。

他認為,當競爭異化為「以價換量」的零和博弈時,無論企業還是消費者,都將成為輸家。在這樣的背景下,車企盈利能力必然下降。

資料顯示,大眾集團旗下的高端品牌保時捷在2024財年取得了高達400.8億歐元的營收,同時,其銷售利潤56.4億歐元,儘管同比下降22.7%,但保時捷單車利潤仍保持高位。這表明,高端化和差異化可以為企業帶來更高毛利率。

多家車企都在不同場合多次反對價格戰和「內卷式」競爭,希望通過提升設計、品質和服務,逐步擺脫「低價競爭」的陷阱。但能否如期實現,還得看中國車企行業自主研發能力的成敗。#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