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上半年限額以上餐飲住宿業利潤下滑有多厲害?近日官方公布的主要經濟指標引發業界強烈關注。冰冷的數據背後,不僅是企業盈利能力的急劇惡化,更是一場從高端消費到民生消費的系統性危機,以及內資企業集體虧損的殘酷真相。分析認為,在如此嚴酷的市場環境下,外資餐飲住宿企業只能撤離。
官方數據的冰山一角 從「微利」到「利潤幾乎徹底沒了」
北京市統計局8月份發布的今年1—6月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法人單位主要經濟指標。數據顯示,北京該領域共有5,135家法人單位,實現營業收入737.75億元,同比下降3.7%;營業成本360.19億元,同比下降1.2%;利潤總額2.47億元,同比驟降67%。
中共政府對營業額超過200萬元的住宿和餐飲企業,進行定期統計和調查,所以統計的限額以上酒店,門檻是年營業額200萬元以上。
根據官方數據,北京全市限額以上住宿業1,613家單位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3%,但利潤總額僅5,980萬元,降幅高達92.9%。
這種慘烈狀況在具體企業數據中得到印證。專注於旅遊產業的媒體「旅界」的文章表示,此數據已經是下滑中的下滑了。2024年1—6月,北京限額以上住宿業已經同比下降了31.9%,而2025年是在這個基數上營收再跌7.3%,利潤再暴跌92.9%。這已經不是低谷,是低谷裏的黑洞。
文章表示,採訪了總部在北京的連鎖酒店品牌秋果酒店創辦人劉偉。劉偉提供的北京總店的內部業績表顯示,2025年1—6月,利潤下滑了將近99%。「秋果這家單店基本和北京市住宿業整體利潤數據一致,利潤被剪刀差徹底切沒了。」
在社交媒體平台擁有96.1萬粉絲的財經博主「陳杰森」對官方數據詳細解剖,他表示,北京今年上半年餐飲和住宿兩個行業加起來的利潤率是千分之三點幾。
而2024年上半年,北京餐飲、住宿總利潤是12億多。2023年上半年,北京餐飲住宿總利潤28億。
「陳杰森」說,這些數據表明,北京餐飲、住宿行業連正常營業都無法保證,那肯定是各種虧損。「這幾年餐飲、住宿業的現狀不止下到18層地獄,往下還有18層地獄。利潤已經不是腰斬了,斬到腳趾可能都沒有了。」
北京財經博主「忐忑的可樂餅」表示,北京餐飲行業和住宿行業的現狀真是慘不忍睹。更可悲的是,那些掙扎在底層的小餐飲住宿店家,根本不被統計在報表中。它們的賬本早就涼透了。究其原因,他說,人們不敢消費,因為整體經濟形勢讓老百姓沒信心。中產階級也開始節衣縮食,能不買的就不買。
他說,國內到北京旅遊的人,一般不住酒店了,改為住民宿,因為民宿特別便宜。他家住在廣安門外,了解到不少外地人在他家附近的民宿住宿。
業內人士揭真相:內資企業集體虧損 外資「不撤等甚麼」?
近日,大陸社交平台流傳一個業內人士對北京、上海餐飲住宿業深度分析的音頻。該人士表示,建議所有餐飲行業和住宿行業的從業者關注北京和上海的統計局每個季度發布的數據。北京和上海是國內消費能力最強的城市,它們的數據對企業做決策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
他說,恐怕以後官方就不再公布這些數據了。他從官方網站下載了北京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的數據。發現2025年最大的變化是,不再公布從業人員的數據了,報表細分項的部份也不見了。
他對北京餐飲行業這三年的數據進行了詳細的對比計算,發現限額以上的餐飲企業總平均營收從2023年的2,100萬左右下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500萬。
而對應的平均營業成本也出現了大幅的下滑。他指出,餐飲企業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三部份:原料、房租和人工。房租和人工不可能出現大幅的下降。那就只能從原材料上做文章了。原材料的成本出現大幅下滑,有兩種可能性。要麼就是以次充好,要麼就是壓榨上游的供應商,把其成本往下壓。
他還指出,最恐怖的是北京餐飲業利潤斷崖式地下降。平均每個企業前半年的利潤率只有0.3%。
他說,絕大部份企業應該還沒有給員工交社保。如果強制社保實施後,社保繳納金算上的話,基本上就是大幅的虧損。
而住宿業和餐飲業是同樣的情況——利潤斷崖式下滑。平均利潤率僅為0.28%。同樣的,如果把繳納社保算上的話,也是妥妥的虧損。
他強調說,這還沒完。繼續看官方的數據,按登記企業性質分了三類:內資、港澳台資和外資。「這少的可憐的利潤,實際上還是港澳台資和外資企業賺的。內資企業本身就是虧損的。也就是說,即使住宿業是0.28%的行業利潤率,餐飲業是0.3%的行業利潤率,也還是靠外資企業拉動的。「這種市場環境,外資不撤等甚麼?」
他說,上海的情況跟北京差不多。如果這兩個消費能力最強的城市都是如此,那其它城市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最主要的是,從消費者的角度看,不管是消費意願還是消費能力,都在下降。如果從9月1日起強制社保政策實施,住宿業和餐飲企業的日子就會越來越難。目前看不到任何邊際改善的可能性。
分析:兩大原因導致 難以化解
博主王吉舟表示,上海2025年上半年的住宿和餐飲的收入同比也下降了2.9%,降幅也是比較明顯的。上海和北京這兩個超一線城市;他們是在全國總的餐飲和住宿收入總的是增長了4.3%的情況下;北京和上海反而還下降了。
他分析認為,兩個原因導致了如此情況。首先,最大的原因是,比較高端的商務宴請從去年到今年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減少。在北京和上海的那些高端消費場所消費的人涉及兩個大的行業:房地產和金融行業。這兩個行業過去花錢如流水,因為來錢快。他們對高端宴請的需求比較強烈。
他說,這幾年基建行業已經快速萎縮,包括茅台酒的價格也下降;都與房地產和金融行業的萎縮有關。
王吉舟指出,第二個原因是高樓價、高貸款的副作用顯現,尤其是一線城市樓價比較高的地方,居民的負債率更高。年輕人是餐飲消費的主力群體,但是他們背上了高昂的按揭,沒有更多的錢消費了,也就是說高按揭對消費的抑制作用顯現出來了。
他認為,這兩個因素都不是可以在短期內解決的,因為房子貸款要還二三十年,不是幾年就能夠緩過來的。#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