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是一部明清時代學者修編的歷史典故啟蒙讀物。內容涉及天文地理、政治軍事、文學藝術、醫卜星相、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無所不有;時間跨度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唐宋。
全書將典故按照詩韻分類編排(詳見《龍文鞭影》序言),四字一句,共1030句,每句描述一個或兩個人物的故事。
「龍文」是漢朝西域的一種寶馬,這種良馬看到鞭影就會疾馳,「龍文鞭影」比喻在這本書的指導下,毋需鞭策,學習也會事半功倍,像龍文寶馬一樣一日千里。
【原文】
gě hóng fù jí,gāo fèng chí gān 。
葛洪負笈,高鳳持竿。
ㄍㄜˇ ㄏㄨㄥˊ ㄈㄨˋ ㄐㄧˊ ,ㄍㄠ ㄈㄥˋ ㄔˊ ㄍㄢ。
葛洪負笈,高鳳持竿。
【註釋】
(1) 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東晉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一生好學,著述閎富,其中《抱朴子》一百一十六篇,為其最重要著作。
(2) 負笈:背著書箱,比喻外出求學。負,背著。笈,書箱。
(3) 高鳳:字文通,東漢時南陽郡葉縣人。好讀書,後成為名儒,終生不仕,隱身漁釣而終。
(4) 持竿:拿著竹竿。
【語譯】
葛洪出外求學,博覽群書,兼通儒家、道家及醫術等學問;高鳳拿竿趕雞,因專心讀書,渾然不知麥子隨雨水流走了。
【人物故事】
葛洪
據《晉書‧列傳第四十二》載,生於晉朝的葛洪,他的祖父葛系、父親葛悌都曾為官,且都很有學問。葛洪十三歲父親過世,家道中落,生活貧窮。他非常好學,為了換取紙筆,白天砍柴,晚上讀書和寫作,後來終於成為有名的學者。
葛洪沒有甚麼慾望,不喜歡玩樂,不會下棋,甚至連流行於當時的投骰都不會。他生性質樸,不善言辭,對名利很淡薄,既不招待人來家作客,也不外出與人交往。就算走進餘杭山無人之地,遇到何幼道、郭文舉等修道的人,他也只是用眼睛盯著人看,完全不會開口說話。然而為了找一本書或探討書裏面的一個義理,他可以跋山涉水走上千里路,不達成目標不罷休。就這樣,他研讀了許多古今圖書,也接觸到特別引他興味的神仙養生術。
葛洪的堂祖父葛玄是三國時代吳國的道士,修成得道,人稱太極左仙公或葛仙翁,他將煉丹秘術傳給了鄭隱,葛洪就去找鄭隱學習,把煉丹術全學會了。後來葛洪拜南海太守鮑玄(一說名鮑靚)為師,繼續學習煉丹術,又娶鮑玄的女兒、擅長灸法的鮑姑為妻。鮑玄讓葛洪承傳他一生所學。葛洪還廣泛研習醫術。他一邊研習醫書一邊寫作,傳世的著述非常豐厚多樣。
高鳳
高鳳因為逃避為官,過著隱居的生活,他的事跡被歸在《後漢書‧列傳‧逸民列傳》中。「逸民」意指遁世隱居不做官的人。列傳中說,高鳳家以種田為業,但他還是少年時,就總是聚精凝神、日夜不停地誦讀經書。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去田裏工作,堂前正晒著麥子,就交代他要防雞啄食麥粒。妻子離去後,突然下了一場又猛又大的雨,高鳳雖手握竹竿防雞,卻因太專心誦讀經書,絲毫沒有察覺麥子隨著淹積的雨水流走了。妻子回來吃驚地問他,他才醒悟過來。由於他好學不輟,後來成為有名的學者,在西唐山中教授典籍。
高鳳老年時名聲更大,太守連連召請他做官,他都找藉口推辭;有人推舉他,才抵達官署他就託病逃回家。後來他把財產全給了姪子,然後隱居起來,以打漁的生活終老。
(轉自正見網)
看更多【龍文鞭影】系列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