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比亞一處中資銅礦尾礦壩2月份決口,導致大規模有毒物質流入卡富埃河。南非環保公司指控,中國有色金屬礦業集團旗下的贊比亞子公司嚴重低估此事故規模,並中途終止相關調查合約。該事件引發持續關注。
據美聯社報道,南非環保公司Drizit指控,中國有色金屬礦業集團(China Nonferrous Metal Mining Group,簡稱中冶)旗下的贊比亞子公司謙比希濕法冶煉公司(Sino-Metals Leach Zambia),在今年2月尾礦壩潰壩事件中嚴重低估並隱瞞洩漏規模,實際釋放的氰化物與砷等有毒物質可能是Sino-Metals官方公布數字的30倍。Drizit還稱,在最終報告提交前一天,中冶突然終止與自己的調查合約。
事故發生於2月18日,地點位於贊比亞第二大城市基特韋(Kitwe)附近的一處銅礦。當日尾礦壩決口,導致約150萬噸含毒廢料流入卡富埃河(Kafue River),造成至少100公里範圍魚類大量死亡,當地供水被迫暫停。
卡富埃河是贊比亞2,100萬人口中逾一半人的飲用水與農業灌溉來源。總統希奇萊馬(Hakainde Hichilema)當時將事故定性為「危機」。當局緊急調派空軍與快艇投放石灰進行中和,但美國駐贊比亞大使館上月仍警告,當地環境中發現「危險且具致癌性物質」,要求美方人員撤離礦井附近地區。
Sino-Metals公司在事故後委託南非環保公司Drizit展開調查。Drizit表示,在兩個月調查中採集逾3,500份樣本,檢測顯示氰化物、砷、鉛、鎘等嚴重超標,實際洩漏量至少是Sino-Metals當時承認的30倍,對居民健康的長期風險包括器官損害、畸形與癌症。
Drizit稱已向中冶提交「表明污染嚴重程度」的初步報告,但在最終報告交付前一天遭到解約。中冶在給美聯社的聲明中質疑Drizit數據準確性,稱解約原因是對方「違約」,還稱讚比亞政府正在尋找新的合作方重新展開調查。
Drizit警告,約90萬立方米有毒廢料仍殘留在當地,若不徹底治理,居民與生態將在數十年內持續暴露於風險之下。其完整報告尚未公開。
贊比亞是世界十大銅生產國之一,中資在當地銅礦業佔據主導地位。隨著新能源汽車與電池需求推高銅價,贊比亞的目標是到2031年年產300萬噸銅。此次爭議凸顯該國在中企主導的資源開發中,環境與透明度問題日益尖銳。#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