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業最新失業率達7.2%。香港建造商會會長廖聖鵬今早(4日)在一個港台節目表示,主要因私人工程量下跌及施工模式轉向組裝合成建築(MIC),減少對本地釘板及紮鐵工人的需求。他預計短期內失業率難大幅改善,將維持高位,呼籲工人學習多項技能以適應市場變化。
廖聖鵬指,私人地產市場不景氣導致新工程投資減少,同時科技進步及施工方法改變,特別是房委會及房協採用MIC,於大陸組裝結構後運港安裝,顯著降低現場釘板及紮鐵工需求。受影響最大的是年長及低技術普通工人。他說,建造業約20萬活躍工人中,一半為熟練工人,另一半普通工人缺乏專才資格,市場逆轉時易受衝擊。
針對外勞影響,廖聖鵬認為,輸入外勞主要為熟練工人,間接減少普通工人機會。發展局已暫停輸入釘板及紮鐵工,轉而補充燒焊、組裝及調運等短缺工種。但認為方向仍有欠缺,應盡量做一個短期的補充。不過他亦強調,建造業逾百工種環環相扣,缺乏關鍵工種會拖慢整體工程進度,影響所有工人。
廖聖鵬鼓勵工人培養「一專多能」,學習新技能如機械人操控、金屬棚架及智能天秤操作,以適應行業趨勢。近年機械人應用及金屬棚架使用增加,對傳統體力勞動需求下降。他舉例,金屬棚架和竹棚的技術要求各有不同,建議搭棚工人趁市場低迷時積極參加培訓,學習金屬棚架的中工和大工的牌照。特別是普通工人,提升競爭力以應對工種錯配及就業壓力。建造商會亦推廣相關課程,助工人轉型,以減低就業壓力。
他又認為,除非政府賣地或私人市場復甦,否則失業率難降。他呼籲業界與政府合作,加強培訓及技術升級,確保工人適應新施工模式,減輕就業壓力,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