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知名高端餐飲品牌「民國紅公館」(以下簡稱紅公館),近日陷入嚴重危機,所有門店已全面關閉,涉及欠薪、欠租、供應商糾紛等多項問題,消費者儲值款難以退還,甚至有網民質疑老闆「圈錢潛逃」。

據陸媒「品牌觀察官」報道,2025年9月,南京老門東邊的「民國紅公館」的朱紅門扉始終緊閉,玻璃上貼著「內部調整、暫停營業」的告示告訴人們,紅公館真的關門了。

紅公館成立於2009年,以淮揚菜和民國風格裝潢聞名,曾被譽為「南京中餐館天花板」,旗下子品牌紫金山院更連續三次獲得黑珍珠餐廳榮譽,並於今年4月入選江蘇米芝蓮指南。

停業事件始末

紅公館的停業風波從2025年7月開始浮出水面,有人向相關部門投訴「今年4-6月,紅公館工資未發,職工社保未繳」,引發關注。

8月起,不斷有自稱是紅公館員工的人發帖說,老闆已經拖欠了幾個月工資,店內供貨商貨款也沒有結算。

部份門店甚至出現因欠繳電費和燃氣費而被斷電的通告,顯示資金鏈已嚴重斷裂。

截至9月,連旗艦店紫金山院也關閉,僅剩員工自營模式下部份恢復營運。

9月7日晚上,一則疑似是紅公館創辦人吳斌的發聲在社交平台上流傳,揭示了紅公館經營背後的真實困局:

望山街和行宮項目投資失敗,造成約3000萬元的虧損;長期負債營運導致欠薪;內部管理漏洞,存在職位挪用等;以及另一創辦人郭騰歌借高利貸救公司陷入債務陷阱。

紅公館的崩潰早有徵兆

企查查訊息顯示,公司自2023年底起捲入多宗合同糾紛,包括與食品供應商的買賣合同糾紛(2023年11月和2024年8月)、裝修合同糾紛(2023年11月),以及與南京太平里歷史文化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的租賃糾紛(2024年1月),吳斌本人被列為被執行人,欠款近590萬元(人民幣,下同)。

9月5日,南京門東歷史街區管理有限公司發出通告,指紅公館未在7月29日前繳納租金及相關費用,若9月8日前未解決,將終止租約。

消費者76萬元打水漂 疑老闆「潛逃」

停業前,紅公館推出多項激進促銷活動,也被視為資金危機的徵兆。

6月起推出「儲5千送5千」「儲1萬送1萬」等全店通用儲值活動。8月在美團上發售「981元抵1999元」大額代金券,折扣低至4.9折。

這些舉措吸引大量消費者儲值,但隨後門店關閉,導致儲值款無法使用或退款。據報,有消費者儲值金額從數千元到數十萬元不等,其中一例高達76萬元,疑似打水漂。

網民質疑這些促銷是老闆「圈錢潛逃」的預兆,尤其吳斌一度失聯。

據「品牌觀察官」報道,有網民在網上發帖說,老闆娘帶著父母和幾個娃潛逃希臘了,留下老公一個人及無可執行財產。還有人說,希臘很適合潛逃啊,20萬歐元買套房產就可以拿永居。

然而,公司於8月18日發布通告,承認因市場變化及資金周轉問題導致部份款項延遲支付,但強調「老闆並未潛逃」,並承諾按約定履行義務。

吳斌也在社媒承諾償還債務,但通告未提及欠薪規模或儲值退款計劃,未能完全平息疑慮。

最新更新顯示,紫金山院從9月10日起由員工自營,允許消費者以30%比例抵扣儲值消費,但退款仍無明確方案。

燒錢堆出來的紅公館「高端」

「品牌觀察官」認為,紅公館的倒閉,是一場由「成本失控+客群萎縮+模式隱患」共同推動的連鎖反應。

據餐飲工會報道,吳斌和妻子歌子從廣告和室內建築設計行業轉行做餐飲,2009年創立「民國紅公館」品牌。吳斌夫婦選擇做民國文化主題餐飲,是出於對民國文化的喜愛。

「品牌觀察官」說,他們對於店的選址和設計簡直吹毛求疵。

在南京長江路莊嚴的總統府旁寸土寸金的兩幢民國建築中,紅公館以重金拿下了其中一幢民國軍官別墅。

紅公館的夫子廟店,在寸土寸金的秦淮河畔,他們把幾乎一半的底層面積做成了一個藝術館。

今年7月開的民國紅公館新店,更是選址於紫金山麓,5A級景區鐘山風景區內,與紫金山院共享一片青山。

「如果你說這裏的建築很有趣,我們在設計、裝修和租金上是不計成本的。」創辦人妻子「歌子」在採訪中對「品牌觀察官」說。

據「品牌觀察官」報道,不僅門店選址捨得砸錢,在裝修上,更是「毫不吝嗇」。民國紅公館的門店裝修風格強調「民國復古」——黑鋼板與珊瑚紅大理石製作的旋梯、深色木框裏鑲嵌瓷磚和鏡面、黃銅製的傢俬、器具……

光是這些成本的疊加,就足以讓紅公館的利潤空間被壓縮至「薄如刀刃」。更何況,近年來高端餐飲承壓,商務宴請、高端聚餐等「儀式性消費」需求收縮。如今的年輕客群更傾向「輕奢平替」,他們吃環境,但不願為「過度溢價」買單。

從人均百元的公館咖啡到千元級的紫金山院,紅公館的多品牌布局看似覆蓋全場景,實則對供應鏈、管理半徑提出了更高要求,任何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引發連鎖危機。

「品牌觀察官」認為,紅公館的「預付費+會員儲值」模式,也是其自身埋下的「定時炸彈」。依賴「預付費+會員儲值」快速回籠資金,一旦擴張速度超過實際營運能力,資金鏈就會變成「走鋼線」。

文章認為,預付費模式本身無可厚非,但必須嚴格遵守資金監管規定,將消費者權益放在首位。任何「透支信任」的操作,終將被市場反噬。當潮水退去,真正能留在岸上的,永遠是那些敬畏市場、尊重消費者的「長跑者」。#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